访
宿
姿
西
怀古抒情
写人赞人
写景
送别
情感表达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献廷赠予张铁桥先生的作品,名为《赠张铁桥先生》。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张铁桥先生跨越千里的相逢,以及两人在艺术、哲学等方面的交流与共鸣。首句“我生燕山下,君住罗浮巅”,以燕山和罗浮山象征两位诗人的不同生活背景,燕山位于北方,罗浮山则在南方,两地相隔万里,自然环境与人文氛围大相径庭。接着,“相去万馀里,苍茫隔风烟”进一步强调了两人地理位置的遥远,以及彼此间因距离而产生的隔阂感。然而,尽管相距甚远,诗人与张铁桥先生最终在金阊相遇,这意外的会面打破了空间的界限,体现了命运的奇妙安排。“庞眉拄杖指天外,招我把臂谈重玄”描绘了张铁桥先生的形象,其形象古朴,充满哲思,与诗人一同探讨宇宙的奥秘,展现了两人在精神层面的契合。“耳闻沧海变桑田,长安夜听铜驼哭”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南来踪迹访遗民,幸遇先生成信宿”描述了诗人南行寻访,最终在张铁桥先生这里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两人共度数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接下来,诗人赞美了张铁桥先生的剑术与绘画才能:“先生腰下双青锋,闪烁跳跃如飞龙”。同时,也表达了对先生艺术创作的欣赏:“延津神物有时合,为我一舞开心胸”。“君言当年不如愿,未必他年尝健饭”体现了对人生际遇的思考,暗示了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留挂丹房镇鬼魅,跨鹤吹笙从此变”表达了对张铁桥先生超凡脱俗人格的赞美,以及对其艺术成就的期待。“先生画马非凡马,笔走房星自天下”赞扬了张铁桥先生的绘画技艺,特别是其画马之功,如同神笔挥洒,超越了寻常。“世间骐骥总虚名,王良只向丹青写”是对当时文坛风气的讽刺,强调了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写马君所易,写人君所难”反映了艺术创作中的难度与挑战,尤其是人物肖像的描绘更为复杂。“清高深稳在闲橛,弩骀蹩躠充衣冠”通过对比,突出了人物形象的高洁与庸俗的鲜明对比。“画马不画人,画鸟惟画鹰”体现了张铁桥先生在艺术选择上的独特之处,偏好描绘马、鸟,尤其是鹰。“宇内神俊姿,妙手恣飞腾”是对张铁桥先生艺术才华的高度评价,认为其作品充满了神韵与活力。“君自粤东来,探奇几千里”描述了张铁桥先生的旅行经历,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俊物与名山,收贮奚囊里”表达了对张铁桥先生丰富学识与广泛兴趣的赞赏。“囊中五岳空嶙峋,忽逢佳士为写真”进一步强调了张铁桥先生的才华横溢,能够将自然之美与人物之魂融入作品之中。“娄东顾子称同调,虎头龙性谁能驯?”通过引用其他艺术家的评价,进一步肯定了张铁桥先生的独特风格与个性。“与君相对两无语,双眉不点人间尘”描绘了诗人与张铁桥先生之间默契的交流,以及对世俗的超脱。“肯染春风旧花鸟,位置精神向三岛”表达了诗人愿意跟随张铁桥先生,共同追求艺术与精神的更高境界。最后,“我生不识顾云臣,依稀错认丹霞老”通过自谦之词,表达了对张铁桥先生艺术成就的敬仰,以及对自身未能早识其才的遗憾。整首诗通过对张铁桥先生艺术、人格及生活态度的赞美,展现了诗人与其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艺术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寄福建杜廉访使君
元·范梈
臬府群工表,言官百世公。君王资稷契,台阁起黄龚。吴越联闽服,蛮夷偃汉风。九州诸道右,一柱众流中。虎豹精神肃,豺狼道路通。青冥行劲锐,白日贯精忠。斧绣扬秋隼,泉阿达夜蛩。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