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头
鸭
·
洞
庭
怀
古
黯
销
凝
,
楚
天
风
物
凄
清
。
过
黄
陵
、
山
长
水
远
,
古
今
迁
客
伤
情
。
渺
澄
波
、
聚
鱼
曲
港
,
浣
纱
人
去
掩
紫
荆
。
洞
庭
晚
、
荻
花
风
细
,
秋
月
照
茅
亭
。
一
壶
酒
,
浇
平
磊
块
,
问
甚
功
名
。
买
扁
舟
、
安
排
归
去
,
五
湖
烟
景
谁
争
。
等
闲
携
、
弄
瓢
西
子
,
恍
惚
遇
、
鼓
瑟
湘
灵
。
看
尽
娇
颦
,
听
残
雅
奏
,
暮
云
江
上
数
峰
青
。
舵
楼
底
,
香
芹
鲜
鲫
,
还
似
越
中
行
。
闲
身
好
、
浮
家
泛
宅
,
聊
寄
平
生
。
怀古
写景
山水
情感
秋景
泛舟
自然
心境
古地怀旧
田园
抒怀
赏析
这首元代白朴的《绿头鸭·洞庭怀古》描绘了一幅洞庭湖畔的凄清秋景,诗人触景生情,寓怀古之意于其中。开篇“黯销凝”三字奠定了情感基调,楚天风物的凄清引出对历史迁客的共鸣。接着,诗人通过描绘黄陵附近的山水,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渺澄波”至“秋月照茅亭”几句,细腻地刻画了洞庭湖的宁静与夜晚的寂静,渔歌已歇,只有荻花飘零,月光洒落茅亭,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远的意境。接下来,诗人借酒浇愁,反思功名利禄,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买扁舟”至“暮云江上数峰青”部分,诗人想象自己驾舟归隐,与西子共酌,仿佛能听到湘灵的琴瑟之音,流露出超脱尘世的追求。最后,诗人以舵楼下的美食——香芹鲜鲫,唤起对故乡越中的记忆,表达出随波逐流、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洞庭湖为背景,融合了怀古、归隐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白朴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
白朴
152首
后改名朴,字太素。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即事
清·爱新觉罗·弘历
崇邱倚杵玉绳低,开锦风前百鸟啼。山体静存云幻动,马头东向雾迷西。溶溶澹带晨蟾影,??幽寻野鹿蹊。讵为盘游恣从兽,诘戎深意此中稽。
青鸟泉
唐·张乔
祗此沉仙翼,瑶池似不遥。有声悬翠壁,无势下丹霄。净濑烟霞古,寒原草木凋。山河几更变,幽咽到唐朝。
庸山诗为张庸庵赋
清·曹禾
安石揪枰陆羽茶,辋川山色镜湖花。尊前风月应无价,日草新诗付酒家。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宋·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村中闲步
唐·刘得仁
闲共野人临野水,新秋高树挂清晖。不知尘里无穷事,白鸟双飞入翠微。
春日赴独石口作
清·狄觐光
沙卷黄云赴朔边,冰开已过好春天。地犹残雪空三月,人与落花又一年。村户旧巢迟燕到,关山新草尽驼眠。入都多少间儿女,指点风光笑欲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