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哲理
怀古思乡
读书惜时
情感表达
山水田园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出世离俗、追求内心真实与超然物外的诗歌。首句“咨咨尔幻身,谁能住世久”直接指出了肉身的虚幻和人生在世的短暂,无人能够长久地停留在这个世界上。紧接着,“洪纤妍愧,岂长存而不朽”则通过对比美好事物的易逝与永久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于凡身无法永恒的感慨。“咨咨尔幻心,常随外物诱”一句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内心容易被外界所惑,这种迷茫不定让人难以找到方向。接着,“风生电灭,求其状而何有”则用自然界的瞬息万变来比喻世事无常,寻找稳定的东西却如同捕风。然而,在这样的认识之后,诗人并未陷入绝望,而是通过“豁然达理,忽洞见于天真”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心态和对宇宙本真的直观领悟。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让人能够看透世事的虚幻。尽管如此,“未能无闷,或沃之以圣酒”仍流露出诗人对于无法完全摆脱尘世烦恼的感慨。即便是通过饮用“圣酒”(可能是指禅修、道家等修行方式)来洗涤心灵,也只能暂时缓解内心的困扰。最后两句“去乡游荡久不归,今觉穷途自回首”则描绘了诗人对于长时间漂泊在外、游离于世的生活经历,以及最终意识到自己走过的弯路和迷茫,从而开始反思和内省的过程。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回归,寻找内心真正的安居之所。

猜您喜欢

九月七日同管臬使曾谢俞三山人集王元美弇山园
明·欧大任
归客吴门一系船,问君山径菊花前。书藏宛委三千卷,树以槐眉几万年。早得皈依亲受记,久辞荣禄老思玄。相携更结菩提约,我向东南七洞天。
出游
宋·陆游
举世谁能伴我闲,出游随处一开颜。系船扛鼎将军庙,秣蹇流觞内史山。小市况经摇落后,高城回望莽苍间。归来灯火湖塘晚,指点柴门未上关。
长安逢隐者
唐·于武陵
征车千里至,碾遍六街尘。向此有营地,忽逢无事人。昔时颜未改,浮世路多新。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
孟夫子生生亭赋
唐·卢仝
玉川子沿孟冬之寒流兮,辍棹上登生生亭。夫子何之兮,面逐云没兮南行。百川注海而心不写兮,落日千里凝寒精。予日衰期人生之世斯已矣,爰为今日犹犹岐路之心生。悲夫!南国风涛,鱼龙.....
闲园即事寄暕公
唐·司空曙
欲就东林寄一身,尚怜儿女未成人。柴门客去残阳在,药圃虫喧秋雨频。近水方同梅市隐,曝衣多笑阮家贫。深山兰若何时到,羡与闲云作四邻。
长安逢故人
唐·吴融
岁暮长安客,相逢酒一杯。眼前闲事静,心里故山来。池影含新草,林芳动早梅。如何不归去,霜鬓共风埃。
赠方矩之
元·张仲深
化城尽属利名场,门外三车日日忙。自畏简书为府史,故知文字重经王。天华晓雨苍云湿,贝叶翻风白昼香。江海红尘一千丈,静边心地自清凉。
春雨遣兴
宋·陈宗远
静看何物不关情,屋角青梅子已成。巢拂旧尘迎社燕,花移新树欲流莺。寒生帘幕深春雨,暖卜园林甚日晴。病起无聊休把酒,东君去住亦堪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