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咏物
哲理
写鸟

赏析

这首《十二时颂(其十二)》由南北朝时期的宝志禅师所作,以独特的禅宗风格,探讨了宇宙与生命的奥秘。首句“鸡鸣丑,一颗圆珠明已久”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鸡鸣之时,一颗明亮的圆珠已经存在许久,象征着宇宙的永恒和不变。接下来,“内外推寻觅总无,境上施为浑大有”则表达了对宇宙本质的探索,无论从内到外,还是从表象到实质,都难以找到答案,但宇宙的运作却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奥秘。“不见头,又无手,世界坏时终不朽”这一句,通过否定的方式,强调了世界的恒常性和超越性,即使世界毁灭,其内在的本质也不会消亡。最后,“未了之人听一言,只遮如今谁动口”则是对读者的直接呼唤,意在提醒人们,真正的智慧和真理,需要用心去领悟,而非仅仅用言语表达。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宇宙与生命的根本问题,引导人们超越表面现象,探寻更深层次的真理。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后雁字十九首(其七)
明末清初·王夫之
湘岸临潭帖,天山拓汉铭。为谁修楚史,自解注禽经。语雀羞刑牍,言鹦笑说铃。挥毫千里泻,腕脱不曾停。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雨(其一)
清·孙原湘
一声清脆玉钩鸣,手整鸾钗笑出迎。是甚好风吹得至,如何微雨滑能行。花阴匝地都成障,云气漫天未定晴。可奈流莺衔不得,红栏的的绽朱樱。
赋得弱柳鸣秋蝉
隋末唐初·李世民
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雨中(其三)
元末明初·蓝仁
燕仆多空垒,莺僵在远林。春霜晴不久,社雨冷难禁。妄动徵前失,深藏异此心。故山栖老鹤,永夜自长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