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
夜
立
春
积
雪
阴
难
解
,
新
梅
冻
未
开
。
谁
知
残
腊
底
,
已
报
早
春
来
。
一
气
元
无
息
,
群
儿
浪
自
猜
。
短
檠
非
守
岁
,
百
感
政
交
怀
。
写景
节气的
寒冷的景象
春节
短檠守岁
怀旧
抒情
梅花
冬天
雪景
赏析
此诗描绘的是一个除夕之夜,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新春到来的期待与喜悦。首句“积雪阴难解”描绘出一幅冬日深处的静谧画面,积雪尚未融化,天气依旧寒冷。紧接着“新梅冻未开”则是对景色的进一步刻画,新年的梅花因寒冷还未开放,让人感到时间似乎停滞。然而,作者却在“谁知残腊底,已报早春来”中展现出一种超越表象的深意。尽管雪尚未化,梅尚未开,但细心的人却能从自然之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这里,“谁知”二字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欣喜。“一气元无息,群儿浪自猜”则转向了人间的情景。“一气”指的是宇宙间唯一的生命之气,这里用来形容春天到来的生机勃勃。而“群儿浪自猜”则表达了人们对新年到来的期待和猜测,虽说是“浪自猜”,但其中包含着人们对于新生活、新希望的美好憧憬。最后两句“短檠非守岁,百感政交怀”则是作者情感的深层流露。“短檠”指的是除夕之夜的简陋篱笆,而“非守岁”则意味着不再沉浸于过往。这里,作者表达了对过去的告别和对未来的憧憬。而“百感政交怀”更是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抒发了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世界。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妙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以及对于新生活、新希望的美好期待。
张栻
551首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您喜欢
己巳岁除作(其二)
明末清初·屈大均
春来依旧未阳和,生事萧条罢啸歌。孺仲妻孥花絮少,韩康母子药丸多。梅葩似雪嫌红甚,草色如烟奈绿何。岁暮苦寒喧暖日,更无名酒使颜酡。
和中峰大师梅花百咏(其八)
明·李确
烟添精爽雪添神,腊后年前看始真。品格可称天下士,娇痴宁学掌中人。蹇驴寻处聊乘兴,社燕来时已绝尘。今日岁华从此改,家家门户贴宜春。
元日寓意
明·史谨
试捲湘帘雪已晴,北风犹作怒涛声。池冰映日铺云母,檐溜乘寒结水精。归老已无霄汉志,择交因见死生情。扶筇起傍梅花立,数萼含香尚未倾。
寄惠山鉴长老
元末明初·谢应芳
太湖之阳九龙峰,金田蛰尔僧中龙。山头云出野漠漠,石眼泉落声淙淙。呵冰古砚写墨竹,扫雪幽轩看碧松。别来两度岁年晚,祇见梅花信一封。
岁朝
宋·真山民
画角声中旧岁除,新年喜气满屠苏。阳和忽转冰霜后,元气更如天地初。晚色催诗归草梦,春光随笔上桃符。闭门贺客相过少,静对梅花自看书。
醉落魄/一斛珠·梅
宋·毛幵
暮寒凄冽。春风探绕南枝发。更无人处增清绝。冷蕊孤香,竹外朦胧月。西洲昨梦凭谁说。攀翻剩忆经年别。新愁怅望催华发。雀啅江头,一树垂垂雪。
元夜阴晦
金·刘勋
逐逐雕鞍趁画轮,年芳乐事一番新。芙蓉城暖东风夜,杨柳楼深笑语春。两鬓愁添新白雪,十年梦到软红尘。空庭不见梅花月,寂莫春阴最恼人。
戊午元日(其一)
宋·徐瑞
爆竹声残晓色分,漫天雪片报新春。绝怜今日屠苏酒,不见丁年共饮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