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
萨
蛮
·
闻
雁
月
明
孤
馆
生
虚
白
。
萧
条
旅
况
愁
千
叠
。
客
里
独
关
心
。
殷
勤
灭
烛
听
。
宵
长
飞
欲
倦
。
苕
递
乡
关
远
。
侧
耳
费
寻
思
。
寒
窗
梦
断
时
。
思乡
怀旧
山水
听思
情感
寒时景物
秋冬之夜
赏析
这首《菩萨蛮·闻雁》由清代诗人陆蓉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子在异乡听到雁鸣时的复杂心情。“月明孤馆生虚白”,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月光如水般洒在空荡荡的旅舍上,映照出一片虚幻的白光,为整首词定下了基调。“萧条旅况愁千叠”,紧随其后,点明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愁苦。在这样的环境下,千重愁绪涌上心头,难以排解。“客里独关心”,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游子独自一人在外,心中挂念着家乡和亲人,这份情感在寂静的夜晚显得尤为强烈。“殷勤灭烛听”,在夜深人静之时,游子为了更好地倾听雁鸣,特意熄灭了蜡烛,这一细节表现了他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宵长飞欲倦”,随着夜色渐深,游子感到疲惫,但思绪却更加纷乱,难以入眠。“苕递乡关远”,“苕递”一词生动地描绘了距离之遥远,家乡似乎遥不可及,让人心生无奈。“侧耳费寻思”,即使努力倾听,也无法将思绪从对家乡的思念中抽离出来,内心的挣扎与矛盾跃然纸上。“寒窗梦断时”,最终,当寒风透过窗户吹进房间,游子的梦境也被打断,现实的孤独与寒冷再次袭来,让人不禁感叹世事无常。整首词以雁鸣为线索,串联起游子在外的孤独、思念与挣扎,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秋浦歌十七首(其六)
唐·李白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秋夜怀云崖禅友
清·释敬安
云外佳期才一晤,人间小别又三秋。谁知夜静溪声里,明月怀君独倚楼。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