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

)

写景
哲理
地点

赏析

这首诗名为《广游仙寺(其一)》,作者是清代诗人汪鹤孙。诗中通过描绘瑶岛(可能指仙境或隐秘之地)中的神秘踪迹,表达了对超凡与道义的探索。"瑶岛灵踪未易寻"暗示了寻找仙灵踪迹的不易和神秘,而"古来名籍却森森"则揭示了尽管难以触及,但历史上关于仙道的典籍却繁多,体现了古人对仙道追求的深厚积淀。"悬知易贵非仙骨"进一步指出,轻易得到的尊贵未必来自仙人的资质,暗示真正的仙道并非仅凭外在的尊崇就能获得。"要识难穷是道心"强调了对道心(即内心对道的领悟和追求)的理解是更为深邃且难以穷尽的,这表明真正的仙道之路在于内心的修炼和对道的深刻体悟。整首诗寓言性较强,借仙寺和仙踪探讨了人对于超然境界和精神追求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洞察。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