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殿
穿
绿
西
写景
咏物
抒情
怀古
宫怨
写鸟
秋天
节制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邢昉的《故宫燕(其一)》描绘了一幅故宫燕子的生动画面。诗中以燕子为载体,寄寓了对历史变迁和故宫荒凉的感慨。首句“君不见故宫燕,春雨秋风几回转”以设问起笔,引出燕子在故宫的轮回,暗示岁月流转。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燕子的形象,展现了宫殿的荒芜与寂静:“宫中风雨长蓬蒿,飞入宫墙绕虚殿”,描绘了昔日繁华宫殿如今被风雨侵蚀,杂草丛生的景象。燕子穿梭于帘阁之间,“穿帘度阁羽差池,尽日呢喃人未知”,它们的忙碌与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柳绿乍衔千尺絮,花开仍拂万年枝”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但燕子的家园依旧未能稳固,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玉阶寂寞罘罳冷,画栋差池春燕影”进一步渲染了宫殿的空寂,只有燕子的影子在画栋间摇曳。最后几句,诗人感叹燕子年复一年筑巢的努力终归徒劳,“岁岁营巢竟不成”,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深深感慨。而“可怜此度秋风早”则预示着燕子即将面临离别,它们回首望去,曾经熟悉的宫墙已不复存在,令人感伤。“裴徊欲别未央宫,万户千门忽如扫”形象地写出宫殿的荒凉,如同被秋风吹扫一般。整首诗以燕子的视角,通过对故宫的细致描绘,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历史兴衰、人事更迭的沉思,情感深沉,意境凄美。

邢昉

42首
邢昉(1590年~1653年)字孟贞,一字石湖,因住家距石臼湖较近,故自号石臼,人称刑石臼,江苏南京高淳人。明末诸生,复社名士。明亡后弃举子业,居石臼湖滨,家贫,取石臼水酿酒沽之,诗最工五言,著有《宛游草》、《石臼集》。清代诗人王士禛在他的《渔洋诗话》中论次当时的布衣诗人,独推邢昉为第—人,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