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和
子
乔
《
湖
亭
宴
集
遇
雪
》
,
兼
问
历
下
诸
老
友
湖
亭
别
几
秋
,
梦
里
少
年
游
。
遥
想
当
筵
雪
,
还
胜
载
月
舟
。
数
行
疏
柳
暮
,
一
片
远
山
收
。
故
旧
谁
同
赏
?
知
应
共
白
头
。
写景
怀旧
抒发情感
送别
冬天写雪
湖亭
思念亲友
抒情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湖亭宴集的美好回忆,以及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首句“湖亭别几秋”点明时间跨度,暗示与友人相聚的场景已过去多年。次句“梦里少年游”以梦境勾勒出青春岁月的欢愉,与现实形成对比,流露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遥想当筵雪”一句,将视线转向宴会中的景象,雪花飘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美的氛围。与之相对,“还胜载月舟”则表达了对雪花之美的赞赏,认为其比之于月下泛舟更为动人,进一步强化了对美好瞬间的追忆。“数行疏柳暮”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稀疏的柳树映衬着落日余晖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也暗含了时光流逝的意味。“一片远山收”则以远山的轮廓收束画面,增添了几分辽阔与深远感,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广阔与无尽。最后两句“故旧谁同赏?知应共白头。”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昔日好友的思念之情。在岁月的洗礼下,曾经一同分享欢乐的人是否还能相聚,共同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这不仅是对友情的怀念,也是对人生沧桑的感慨,蕴含着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艺术感染力。
猜您喜欢
闻仲节至以去年倡酬韵作诗迎之
明·朱升
中溽飞真洒,空令访隐居。来期数日近,别憾一年余。联句星源夜,持觞岩镇墟。清欢成昨梦,尘土上衣裾。我抱穷民叹,公知宰物私。著书瞻乃祖,宜室庆佳儿。应有新来句,能消客里悲。炎.....
送贾彦临训导霍丘
元末明初·方行
中都会面得从容,两载同听长乐钟。天近君门严虎豹,地宽人海混鱼龙。承恩自合归宣室,论道安能老辟雍。江柳春花增别恨,白头何日更相逢。
壬午秋日刘圃三学士重过西园喜赋二章仍用见赠韵(其二)
清·尹继善
迢迢旌节度江关,暂坐浓阴积翠间。恰喜青云来旧侣,相看翠竹似清班。池开练影明斜日,秋送蝉声咽小山。知有椿堂时在念,片帆转眼又西还。
春江言别口占
元·马臻
送子清江皋,江烟黯行路。鸟啼山隐春,潮长人争渡。世上无别离,何由发垂素。
水调歌头·怀马芰珊、秦书南
清末近现代初·胡薇元
晴雪凤州柳,细雨剑门山。经过千叠修栈,衣袂塞云寒。北客鸢肩火色,南士风流旖旎,连辔向长安。乌帽蹇驴去,落日射潼关。横街侧,镫如豆,伴臞禅。更番翔集何事,孤雁锻霜翰。一则香.....
送湖广族人还
明·文嘉
吾宗有贤秀,迢递自衡来。远道兼程发,孤舟隔岁回。江潭双目送,春渚乱云开。我亦思先德,无由扫绿苔。
金陵怀古
明·王廷相
石城钟阜拟仙洲,虎踞龙蟠控上游。昔在梁陈称富丽,问谁台榭枕山丘。草青南浦有遗恨,潮打西陵空暮愁。倦客中原频送目,断鸿沧水迥悠悠。
寄福清林世卿旧契
明·林文俊
昔年湖上访茅庐,五月扁舟过雨初。旧事怪来连夕梦,故人别后几封书。新迁涵水鸣珂里,何异庚桑畏垒居。我拟官成赋归去,卜邻相伴老樵渔。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