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野草
春景
写鸟
鸥鹭
抒情言志
赞美自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居在自然环境中的宁静生活,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首句“蓬门今卧稳”,以“蓬门”喻指简陋的居所,但“卧稳”二字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安宁与满足。接着,“野草思氤氲”一句,通过野草的生长与弥漫的雾气,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暗示着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轩岳来清气,晴窗检白云”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所在之地的清新与高雅。轩岳,即高大的山峰,其带来的清气,象征着精神上的纯净与高洁;晴日下的窗户,检视着白云,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照。“渐与人俗远,转于鸥鹭群”则表达了诗人逐渐远离尘世喧嚣,与自然界的生灵鸥鹭为伴的心境。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最后,“东风吹几杖,不歉北山文”两句,以东风吹拂着诗人的几杖(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坐具或行走工具),寓意着时光的流逝与岁月的更迭,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知识与文化的不懈追求,即使在自然的环境中,也未曾停止对学问的探索与积累。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隐逸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精神自由的深刻感悟与追求。

猜您喜欢

御花园花朝
清·爱新觉罗·弘历
堆秀山前景物芳,更逢晴日霭烟光。负冰锦鬣游文沼,试暖文禽绕画堂。綵燕缤纷先社日,青幡摇曳引韶阳。莫嫌花事迟追赏,通闰应知春倍长。
子规
明末清初·屈大均
山茶花落子规啼,呜咽春当谢女闺。豹汝无情教客去,竹枝驱向锦城西。
三月三日滁州
明·沈一中
古堂七日容高卧,上巳春阴眼乍开。纳纳乾坤谁主客,冥冥风雨自楼台。飐墙银杏可三丈,窥户黄鹂能百回。韦涧欧亭俱不恶,登临空羡掌中杯。
题东柯谷图
元·黄溍
长松密竹翠交加,洞府新开碧海涯。石上仙人留足迹,春深涧水出桃花。流传图画来千里,生长儿孙只一家。目断飞鸿那可到,旧游空指赤城霞。
采桑子(其八)
宋·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好事近
宋·魏夫人
雨后晓寒轻,花外早莺啼歇。愁听隔溪残漏,正一声凄咽。不堪西望去程赊,离肠万回结。不似海棠阴下,按《凉州》时节。
赠友人作邑吴中
明·黄廷用
偶因王子识卢生,不羡邯郸一梦明。池上凤毛翔日色,图南鹏翼展云程。芳尊满对黄花瘦,尽航新浮晤水清。况有蠲租恩诏下,吴人从此沸歌声。
微阴
明·钮仲玉
云气微含雨,江村小作阴。烟中双鸟没,天际一龙吟。落日伤春事,扁舟系客心。放歌岩木动,随意酒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