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抒情
思乡怀人
写景抒情
秋景
相思
梧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的春夜景象和深沉的情感体验。"萧萧疏雨滴梧桐"一句,通过细雨滴落在梧桐叶上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悲凉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诗人的情绪。"人在绮窗中"则透露出诗人孤独地坐在精致的窗前,窗外是那萧萧的雨声,内心充满了离愁。"离愁遍绕,天涯不尽"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思念之人的深切情感,那种思念如同无边无际的大海,无法穷尽。"却在眉峰"则将这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归结于眉间的一抹皱纹,显示了内心的痛苦和矛盾。"娇波暗落相思泪"一句,通过眼泪流淌的动作,强化了诗人的哀愁与不舍。接下来的"流破脸边红"则是对前面泪水的具体描写,泪水浸透了脸颊上的红色,或许指的是胭脂,增添了一份柔弱和哀艳。"可怜瘦似,一枝春柳,不奈东风"最后几句,则是对诗人自己孤独无助的感慨,以及对那不受控制的自然力量(东风)的无奈。这里的"一枝春柳",既可以理解为诗人的自喻,也可能是对所思念之人的比喻,都传达出一种脆弱和无力感。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美的景物烘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离愁和哀艳的情怀。

张元干

422首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您喜欢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三五七言
唐·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兰陵王
宋·秦观
雨初歇。帘卷一钩淡月。望河汉,几点疏星,冉冉纤云度林樾。此景清更绝。谁念温柔蕴结。孤灯暗,独步华堂,蟋蟀莎阶弄时节。沈思恨难说。忆花底相逢,亲赠罗缬。春鸿秋雁轻离别。拟寻.....
怀同小野
宋·释行海
秋雨秋风落叶频,江湖谁念寂寥身。雁行自向东南去,太白山中有故人。
登楼有怀伦右溪
明·王渐逵
登楼复登楼,楼高回风尘。但见楼前月,不见楼中人。云山渺吴越,何时还见亲。倚柱月欲落,馀光为慇勤。长啸激高歌,空山谁与闻。轻风动庭柏,缥缈闻箫笙。下楼步长廓,月影当阶明。之.....
江馆有怀王为善
元末明初·王行
江馆坐閒夕,客怀聊自宽。思君不可道,清梦若为安。露气寒花馥,霜华晚叶丹。葱葱好城郭,延首向西看。
虞美人(其四)
清末近现代初·樊增祥
红情尽处郎情薄。傍晚风花落。鬓丝依旧去春青。什九误人都说燕和莺。诗人远寄秋娘蕙。柳黄衣系缕金思。泪洒雨中花是可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