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
古
宫
词
一
百
首
(
其
十
一
)
上
苑
秋
千
笑
语
同
,
湘
裙
罗
袜
远
行
空
。
昔
传
妙
舞
能
擎
掌
,
今
见
仙
姬
解
御
风
。
抒情
写风
写女子舞蹈
秋日宫词
赞颂女子美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宫廷中的场景,通过“上苑”、“秋千”、“湘裙罗袜”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轻盈、欢快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人运用拟古手法,将历史与想象交织在一起,展现出对古代宫廷生活的独特见解。“上苑秋千笑语同”,开篇即以“上苑”这一皇家园林的背景,引入秋千这一传统游乐设施,以及“笑语同”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宫廷中贵族女子欢聚一堂、共享欢乐的画面。这里的“笑语”不仅反映了她们的愉悦心情,也暗示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忧愁或期待,为后续情节埋下伏笔。“湘裙罗袜远行空”,进一步描绘了女子们的装束和行动。湘裙,指的是用湘江流域生产的丝绸制成的裙子,以其轻柔、华美著称;罗袜,则是用细薄的丝织品制成的袜子,贴身舒适。这两句通过服饰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女子们的优雅与高贵,也暗示了她们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状态。同时,“远行空”三字,似乎预示着这些女子虽身在繁华之地,内心却可能有着难以言说的孤独与向往。“昔传妙舞能擎掌”,引用了古代传说中关于舞蹈的描述,强调了舞蹈技艺的高超。在古代,舞蹈不仅是娱乐形式,也是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里通过“能擎掌”这一夸张的形容,既赞美了舞蹈者的技艺,也暗示了舞蹈背后可能隐藏的故事和情感。“今见仙姬解御风”,最后一句将主题升华,将女子比作“仙姬”,并赋予她“解御风”的能力,即能够驾驭自然之力。这不仅是对女子超凡脱俗气质的赞美,也是对她们超越常规、追求理想境界的一种象征。在这里,“御风”不仅指物理层面的驾驭,更深层地表达了对自由、独立和超脱世俗束缚的渴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代宫廷女子的生活状态、情感世界以及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充满了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
猜您喜欢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冬赛行
宋·周弼
大巫舞袍奉酒尊,小巫湔裙进盘彘。野风吹树龙马归,瓦炉柏根香满地。白衣老须撚向前,叉手大胆不敢言。去年田家五分熟,更饶三分百事足。大茧千棚丝满窠,栗犊两握角出肉。土台浇酒再.....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宫词
唐·章孝标
明日銮舆欲向东,守宫金翠带愁红。九门佳气已西去,千里花开一夜风。
浣溪沙(其六)赋清虚
宋·辛弃疾
强欲加餐竟未佳。只宜长伴病僧斋。心似风吹香篆过,也无灰。山上朝来云出岫,随风一去未曾回。次第前村行雨了,合归来。
杂曲歌辞·北风行
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怒号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
早过刘功父清溪
宋·邓林
月里山河大,风前草木凉。征尘生杖屦,香雾湿衣裳。古领扳栖鹘,荒蹊蹴聚蝗。白云看未远,已转九回肠。
太一湫
金·杨云翼
四崖环抱镜光平,数亩澄泓石底清。寒入井头千丈雪,净涵嵓际一天星。傍人争出鱼依势,衔叶飞来鸟护灵。日日东风送潮出,只应绝顶透沧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