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湿
写景
地点
抒情
怀古
写夏
清梦
城市
名胜
山水
读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花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氛围。首联“萦回石磴紫苔残,吴楚凭栏入望宽”以细腻笔触勾勒出石阶蜿蜒、紫苔斑驳的景象,以及凭栏远眺时视野开阔的壮丽景色。颔联“僧去不传真偈秘,客来徒把野花看”则通过僧人离去、游客赏花的情境,展现了雨花台的静谧与生机。颈联“云深竹坞睛还湿,风满松关夏亦寒”进一步渲染了雨花台的自然风貌,云雾缭绕、竹林湿润、松涛阵阵,即使夏日也显得凉爽宜人。尾联“鲁倚台边居两月,至今清梦绕长干”表达了诗人在此地停留两月后,心中仍留恋不舍,梦境中仍能回到此地,流露出对雨花台深厚的情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花台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这一名胜地的独特感悟和深深眷恋。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