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绿
湿
绿
写花
春景
咏物
城市
锦官城
花溪
生活
风俗

译文

杜陵村里的人不耕种五谷,穿过山谷沿着溪流又攀岩壁。
每当春天南山草木繁茂,他们就去侯家换取金银财宝。
幽静艳丽的花朵在春光中凝结华彩,园丁不知要将它们移往何处。
蝴蝶爱惜芬芳的花丛,飞下山后才离开,寻找断续的香气才返回。
豪族少年居住在鳷鹊东边,不惜千金买下一株红花。
庭院虽多花却稀疏,未能尽数栽种,花瓣从绿叶间飘落,落在女子纤细的手指上。
在咸阳和长安的亲戚中,无数人用金子购买花朵。
千万户人家用清水浇灌红花绿叶,辘轳转动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里人们为追求美好事物而忙碌的场景。杜陵村的人不务农耕,而是进谷溪、缘壁地探访,可能是在寻找山中珍奇之物。每到南山,春意盎然,他们便向侯家求购金碧(一种精美的玉器或饰品),表达了对高雅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幽艳凝华”四字,生动描绘出初春景象的细腻与温柔。林中人得以移身其中,享受这份美好,但又带有一丝哀愁,不知将这种美丽留在何处。蝶恋芳丛,不忍离去,只能送别于山下;而寻找断香的孤独行者,也只是刚开始回头。接下来的“豪少”两字,描绘了一位富有年轻人,他的住宅连着东方的鳷鹊(传说中的神鸟),他愿意花费千金去购买一株红花。院中虽多,但栽种未果,只落得零星绿叶在纤细的手指间。咸阳亲戚长安里,人们无限地用黄金去买花草,以满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浇灌着红色与绿色的植物,每家每户都洋溢着青丝玉轳(一种装饰物)的声响,这些声响交织在一起,如同歌唱一般。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人间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这种追求背后可能隐藏的空虚与无奈。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十一)祝良显家牡丹一本百朵
宋·辛弃疾
占断雕栏只一株。春风费尽几工夫。天香夜染衣犹湿,国色朝酣酒未苏。娇欲语,巧相扶。不妨老干自扶疏。恰如翠幕高堂上,来看红衫百子图。
鹧鸪天·杜鹃花
明末清初·王夫之
锦国春从恨里裁。云安涪万浅深开。山头万片□芳影,枝上三更结怨胎。红泪滴,血函埋。他时化碧有馀哀。伤心臣甫低头拜,为傍冬青一树栽。
和子华喜潞公入觐归置酒游诸园赏牡丹
宋·司马光
介圭成礼下中天,春物虽阑色尚妍。园吏望尘皆辟户,肩舆回步即开筵。波涛凌乱靴旁锦,风雨纵横拨底弦。洛邑衣冠陪后乘,寻花载酒愿年年。
杨柳枝(其八)
清·郑文焯
故国年芳换绿尘,楼台多是别家春。狂花一阵过无影,乱入宫城不避人。
春暮
宋·王叔安
坐看飞溜落檐牙,吟里风吹鬓脚斜。洛下牡丹无处处,一枝空插杜鹃花。
湖山堂观牡丹
元末明初·张昱
秾香偏惹宦游人,银瓮连车载酒频。乍雨乍晴三月节,倾城倾国一年春。却胜飞燕为皇后,谩把惊鸿比洛神。若问风流谁可赋,只应宋玉是东邻。
卖花声
清·缪玉铭
东风几度暖披霞,花影摇肩入担夸。紫韵争传春一刻,红腔唱遍路三叉。琼楼梦警回身蝶,金屋娇闻理鬓鸦。声和饧箫行处唤,青蚨还掷几人家。
题舅氏亭简朱原立陈遂良陈原辅
明·刘炳
渭阳池馆花如雾,曲曲阑干面面池。记得少年遮妓饮,至今杨柳学腰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