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

贿
读书
励志
怀古
写人
情感
友情
赞美
写物
藏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学问和藏书之重视的作品,充满了对知识与文化的尊崇。开篇即提出“会道莫如约,要识胸中真”,强调了理解和认识事物的重要性,以及内心所蕴含的真知。接着,“讲学亦贵博,不废纸上陈”表明了学习的广博与对书籍知识的珍视。诗人提及“王充与李邕,世岂无若人”,借古代著名学者来赞颂博学之士,但也指出“中秘未许见,市肆何所闻”暗示某些深奥的知识并非人人可得。随后,“童君家多书,乃为我辈虑”则是对童寿卿家的藏书之丰富表示赞赏,并认为这对于同辈人是一种福祉。“安用蓬莱山,万卷皆聚此”,这里的“蓬莱山”象征着仙境,意在形容藏书如同神秘的仙岛。紧接着,“又复附益之,秦碑及周鼓”则是将童寿卿家的藏书比作了古代名碑和乐器,强调其价值。“剡溪来楮生,歙穴会石友”,诗人以自然景物比喻学问的交流和心灵的相通。接下来的“持此分雅俗,清渭映浊泾”则是用水的清与浊来比喻学问能够区分高低雅俗。“不贿屋自润,无爵身亦荣”,表达了诗人对藏书之地的赞美和个人修养所得的荣耀。紧接着,“好事时相过,不惮倒屣迎”则是说诗人对于这些珍贵的学问活动,时常参与且乐此不疲。“挥麈言有味,寂如无市声”,诗人的笔下生花,语言中流露出对知识的享受和满足,好似远离世俗喧嚣。最后,“孰如汉中郎,孰似楚左史”则是用古代名士来比喻童寿卿的学问深邃,而“孰能诵亡书,孰解作奇字”则表明诗人对藏书中的珍贵知识和难得的才华给予极高评价。“是中犹渊海,随取即随有”,用大海来比喻童寿卿家的藏书之丰富,每次探索都能发现新的宝藏。末尾,“或问贾几何,还可商度否”则是在询问这些书籍的价值,而“掀髯笑谢客,吾非鬻书叟”诗人轻松地回答,自己并非是售卖书籍的人。整首诗通过对藏书之美好和学问交流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文化传承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厚情感。

王炎

821首
一字晦仲。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赠林大理次崖(其一)
明·严嵩
廷尉平反力有馀,昼帘朱墨更忘劬。存疑遍示诸生录,传信新刊两寺书。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