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使
使
竿
边塞
战争
抒情
自然景色

赏析

这首诗《题李广利伐宛图》由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宋濂所作,描绘了汉代名将李广利率领大军征讨乌孙国的壮阔场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以及将士们的英勇与牺牲。首句“贰师城头沙浩浩,贰师城下多白草”开篇即营造出战场的荒凉与肃杀氛围,沙地无垠,白草遍地,预示着战争的艰难与惨烈。接着“六千铁骑随将军,风劲马鸣高入云”描绘了李广利将军率领六千精锐骑兵冲锋陷阵的雄壮场面,马蹄声震天响,仿佛直冲云霄,展现出军队的气势与战斗力。“师行千里不畏苦,战士难教食黄土”赞颂了士兵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长途跋涉,也无所畏惧,即使面对艰苦条件,也绝不放弃。这种精神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上书天子引兵还,使者持刀遮玉关”则暗示了战争的结束与归途的艰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归途同样充满了挑战,需要谨慎行事。“乌孙轮台善窥伺,宛若不降轻汉使”揭示了敌方的狡猾与对汉使的防范,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与策略的重要性。“玺书昨夜下敦煌,太白高高正吐芒”描述了朝廷的决策与行动,通过星象的变化预示着重大事件的发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与利用。“戍甲重徵十八万,居延少年最翘健”展示了大规模军队的动员与集结,以及年轻士兵的活力与勇气。“杀气漫漫日月昏,边尘冉冉旌旗乱”描绘了战争的激烈与混乱,日月似乎被杀气笼罩,边疆尘土飞扬,旌旗在风中摇曳,混乱不堪。“水工决水未绝流,旄竿已揭宛王头”表现了攻城拔寨的激烈战斗,水工巧妙地决堤放水,却未能阻止敌军的抵抗,最终成功攻克敌城,斩首敌王。“执驱校尉青狐裘,牝牡三千聚若丘”描绘了战后的情景,胜利的将领身着华丽的狐裘,指挥着三千俘虏,如同山丘般聚集,彰显了胜利者的威严与力量。“惜哉五原白日晚,郅居水急㳺魂返”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感慨,五原的日落象征着一天的结束,而郅居水急则意味着生命的流逝,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惋惜与哀悼。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古代战争的宏大场面和深刻的人文关怀,既赞美了英勇的将士,也反思了战争的残酷与代价。

宋濂

180首
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猜您喜欢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杂曲歌辞·结客少年场行
唐·卢照邻
长安重游侠,洛阳富才雄。玉剑浮云骑,金鞍明月弓。斗鸡过渭北,走马向关东。孙宾遥见待,郭解暗相通。不受千金爵,谁论万里功。将军下天上,虏骑入云中。烽火夜似月,兵气晓成虹。横.....
念奴娇(其九)题席次文出猎图和梅村韵
明末清初·尤侗
是何年少,向长城饮马、沙场结客。台上呼鹰垆下醉,尚弄数行题墨。投笔归来,东山射虎,大羽犹能没。画图留取,黄云万里秋色。我亦蛮府参军,短衣长剑,喜逐将军猎。回首卢龙成旧梦,.....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紫岩刘公参赞留务贺赠
明·严嵩
玉堂延阁旧儒仙,华省三台次第迁。待入凤池司帝制,暂持龙节掌兵权。寰区人物甄陶内,建业山河控制前。共道全才齐吉甫,早闻功德格皇天。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