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哲理
抒情言志

译文

我观察天地的全貌,发现世界其实很小。
在浩渺的大海中,散布着几个大陆和岛屿。
无论是智者还是愚者,都如同蚂蚁和跳蚤一样微不足道。
地下的脉络日以继夜地流淌,天空的法则有时需要清理。
我向东山的居士求教,寻求关于生死的真谛。
亲眼所见难以改变内心,心灵相通能触及大脑的本质。
古代的帝王终将消失,孔子孟子也已老去。
我永远告别过去的人们,不再追求世俗的珍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通过观赏天地图而引发的哲理思考。开篇“吾观天地图,世界亦可小”表达了诗人通过对宇宙的大视角观看,感受到个人的渺小和世界的宽广。接着“落落大海中,飘浮数洲岛”则是从宏大的自然景观出发,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贤愚与蚁虱,一种同草草”这一句,则将人世间的智愚高低和微小的昆虫放在一起比较,指出了万物平等,无贵无贱。"地脉日夜流,天衣有时扫"则是自然界变化不息的写照,同时也隐含了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哲理。“东山谒居士,了我生死道”这一句,诗人通过与高人对话,得到了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深刻理解。而"目见难噬脐,心通可亲脑"则是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直接触及灵魂深处的交流方式。“轩皇竟磨灭,周孔亦衰老”这一句,则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看到了连帝王和圣贤都无法逃脱时间的侵蚀。"永谢当时人,吾将宝非宝"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物质财富和世俗价值观的超然,认为真正的宝贵不是外在的荣华富贵。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通过对宇宙万物的观察,诗人达到了对于生命意义和个人价值的一种深刻认识。

孟云卿

17首
天宝年间赴长安应试未第,30岁后始举进士。肃宗时为校书郎。存诗17首。其诗以朴实无华语言反映社会现实,为杜甫、元结所推重。与杜甫友谊笃厚。758年(乾元元年)夏,杜甫出任华州司公参军,行前夜饮话别,并以诗相赠,即《酬》。同年冬,他们在洛阳相遇,同到刘颢家中畅饮。杜甫又写了《冬末以事之东郊,城湖东遇,复归刘颢宅宿,饮宴散因为醉歌》一诗,记叙此次邂逅相遇彼此喜悲交集的情景,表达了诗友间的诚挚感情

猜您喜欢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秋思二首(其二)
宋·陆游
日落江城闻捣衣,长空杳杳雁南飞。桑枝空后醅初熟,豆荚成时兔正肥。徂岁背人常冉冉,老怀感物倍依依。平生许国今何有,且拟梁鸿赋五噫。
季允用韵各赋两章予亦再赋四首(其三)
宋·李壁
囊空那复冀赢馀,但有巍楼百尺俱。匣镜频开聊自玩,庭芜不扫欲何图。少缘多病辞欢伯,长更贪眠谢酪奴。生世所资能几许,一竿好在石鱼湖。
芳桂堂诗为杨御史作
明·杨士奇
连绻桂树,罗生堂前。自我植之,郁其栾栾。百卉具腓,高秋始华。湛露瀼瀼,芳馨满家。有生必荣,岂必在早。不与众竞,如彼有道。坚贞之节,四时不渝。宜尔君子,岁晏同娱。
吾与吟(其六)
明·顾允成
亦对青山亦著书,廓然顺意莫猜疑。无端并入庄生梦,蝴蝶原来便是台。
石洞门(其二)
宋·刘泾
未逢仙手破天荒,我得披云第一章。它日爱奇思谢客,却须因事忆刘郎。
鹧鸪天
元·姬翼
太极玄虚若镜清。乾坤元是镜中形。人身影里重生影,物象名中复寄名。空外物,梦中评。一团虚幻戏灵明。有生不慧看成实,梦里分空着力争。
西江月·重过续梦庵
明末清初·王夫之
残梦当年欲续,草庵一枕偷閒。无端幻出苦邯郸。禁杀骑驴腐汉。几度刀兵膋血,十年孤寡辛酸。潭龙?睡太痴顽。欲续衰年已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