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写景
咏物
友情
哲理
写物
冬日
读书
励志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岁末之际的闲适生活和心境。首句“心火调停久不烧”表达了内心的平静无波,没有过分的欲望与烦恼。这与后世文人强调的“养生”、“养气”思想相呼应,是对精神状态的一种追求。接着,“诗书聊以永今朝”则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通过阅读诗书来延长和享受当前这份宁静与愉悦。这里的“永今朝”有着对时间静止的美好愿望。第三句“拟寻筇杖游还懒”透露出诗人对于出游的意图,但又带有一丝懒惰,似乎并不急于行动。这可能是因为外界的寒冷,或许是内心的悠然自得,不愿打扰当前的宁静。“望见梅花意已消”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梅花的向往,但这种向往已经不再强烈,可能是由于岁末之时梅花已不复存在,或是心境的变化,使得这种美好的追求也随之淡去。五、六两句“原宪既贫应瓮牖,颜回所乐是箪瓢”则引用了古代贤者原宪和颜回的生活故事来反映诗人对于清贫自适的态度。这里的“瓮牖”、“箪瓢”都是古代贫民的生活用具,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接受与喜悦。最后两句“岁寒交友今馀几,留取人间作后凋”则是在冬天这个季节,对于朋友交往的反思。诗人觉得真正的朋友不多,而那些能够陪伴到最后的人,更是难得。这里的“后凋”有着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体认,但也承载了对于珍惜当前所拥有之人的情感。综上所述,此诗通过诗人的生活细节和内心活动,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哲学在宋代文人中颇为流行,他们往往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观察,以及对于古典文学文化的深厚积淀来寻找生命的意义和内心的宁静。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送聘儒侄秋试
宋·袁说友
八月灵槎万里秋,乘风得隽要遨头。吾家连已跻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全牛。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