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月
望
郡
庠
赋
秋
声
诗
且
欲
不
犯
题
字
及
见
所
作
良
可
发
笑
因
赋
二
首
示
诸
儿
(
其
二
)
气
应
商
声
惨
又
清
,
人
閒
难
听
亦
难
名
。
非
神
非
鬼
洞
庭
乐
,
为
鹤
为
风
淝
水
兵
。
老
叶
自
吟
高
处
调
,
寒
蛩
相
趁
闹
中
鸣
。
西
风
机
籁
年
年
事
,
分
付
与
天
心
自
平
。
写景
秋声
动物
抒情
节气
寒蛩
风
赏析
这首宋代诗人陈著的《七月望郡庠赋秋声诗且欲不犯题字及见所作良可发笑因赋二首示诸儿(其二)》描绘了秋天的独特音响,以商调为引,营造出一种凄清而深沉的氛围。"气应商声惨又清",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秋声与五音中的商声相联,表现出秋意的浓厚和哀婉。"人閒难听亦难名",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秋声的独特性,寻常人难以用言语准确形容,暗示着其深远而微妙的情感内涵。接下来,诗人通过"非神非鬼洞庭乐,为鹤为风淝水兵",将秋声比喻为洞庭湖的乐章和淝水边的战鼓,既神秘又壮丽,展现了秋天的多样性和力量。"老叶自吟高处调,寒蛩相趁闹中鸣",借落叶和秋虫的鸣叫,描绘出秋日景象的生动画面,既有孤独的老叶在高处低吟,又有寒蛩在热闹中发出哀鸣,形成鲜明对比,寓言人生的悲欢离合。最后,诗人感慨"西风机籁年年事,分付与天心自平",秋风吹过,自然之声如旧,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更迭,大自然的平静与人心的起伏形成了共鸣,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声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陈著
1350首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沁园春·十月晦日怀庆使院望太行山积雪
清·陈维崧
雪满太行,碧潋瑶翻,纷然沓来。正黄河欲吼,六花籍籍,青山乍老,一夜皑皑。素女淩空,眩师泼水,十万琼楼面面开。深林外,更狐踪半灭,兽窟全埋。万钟宁我加哉。且濡发狂歌乾百杯。.....
如梦令·春景
清·沈榛
袅袅垂杨临水。庭下杏花开未。明月蓦移来,透破玉床鸳被。无寐。无寐。又被鸟声惊起。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