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春天写景
思乡情感
柳树咏物
抒情

译文

东门外的垂柳长得又长又密,我独自回望,心中充满悲伤。
阳光温暖照在芳香的草地上,蓝天晴朗让我想起了遥远的家乡。
花影中莺鸟上下翻飞,蝴蝶越过水面翩翩起舞。
我询问一同走过的旅人,今天我流下了多少行思乡之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子之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孤独感。“东门垂柳长”一句,设定了整个画面:东门下的垂柳依旧郁郁葱葱,但这并不为诗人带来欢愉,只是让他“回首独心伤”,这是因为诗人在春日里游走,却无法与这美好景色共享快乐,故而更加感到孤单和哀伤。接下来的两句,“日煖临芳草,天晴忆故乡”,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阳光暖煦照耀在细腻的花草上,让人不禁想起远方的家乡。在这个清新的春日里,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变得更加强烈。“映花莺上下,过水蝶飞扬”则是景物描写的继续。黄莺在花间穿梭,蝴蝶在河流上空飞舞,这些生动的画面虽然美丽,却也无助于诗人的哀愁。最后,“借问同行客,今朝泪几行”一句,是诗人对身边的旅伴发问,询问今天他为何落下了多少眼泪。这不仅是对旅途中相遇者的询问,更是诗人心境的一种写照。泪水多少,不必明言,读者已可感受到诗人的深情和伤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浓郁思念,以及在旅途中孤独与哀愁的情绪,是一篇抒发怀乡之情的佳作。

李端

242首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猜您喜欢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晚行舍后
宋·陆游
略彴东边一径深,杖藜行饭当登临。稷山并海出遥碧,禹穴生云成暮阴。残岁自兴游子感,少年谁解老人心。归来灯火参差夜,倦倚胡床续短吟。
醉中作
宋·陆游
名酝羔儿拆密封,香粳玉粒出新舂。披绵珍䱹经旬熟,斫雪双螯洗手供。吟罢欲沉江渚月,梦回初动寺楼钟。炉烟袅袅衣篝暖,未觉家风是老农。
大醉归南禅弄影月下有作
宋·陆游
昔我变姓名,钓鱼散花洲。有船不用楫,江急听自流。即今客锦城,醉过百花楼。天风吹笋舆,快若凌空游。月露浩无际,指点隘九州。君看尘土中,颇有此乐不。题诗碧玉简,飞仙相答酬。酒.....
题括苍冯公岭二首(其二)
宋·曹豳
村南村北梧桐树,山后山前白菜花。莫向杜鹃啼处宿,楚乡寒食客思家。
秋思二首(其二)
宋·陆游
日落江城闻捣衣,长空杳杳雁南飞。桑枝空后醅初熟,豆荚成时兔正肥。徂岁背人常冉冉,老怀感物倍依依。平生许国今何有,且拟梁鸿赋五噫。
壬寅新春
宋·陆游
半生常是道边人,岁晚初收事外身。浊酒一杯聊永日,小园三亩亦新春。尚无枕寄邯郸梦,那有衣沾京洛尘。门外烟波三百里,此心惟与白鸥亲。
郊居口号二首(其一)
明·郭谏臣
懒性优游鹿豕群,閒将杯酒对南薰。醉来高卧北窗下,松竹萧萧锁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