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地点
秋景
健康病愈
哲理

译文

病魔缠身使我容貌憔悴,我来到东林寺沐浴斋戒。
身处宁静环境感觉心灵升华,身体虚弱却更深入修行道路。
高大的芭蕉自行折断,大荷叶先沉入水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病愈之后,前往青龙寺进行散步的情景。"病来形貌秽"表达了因病而显得憔悴的模样,而"斋沫入东林"则是诗人走进寺庙林中的水声,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境静闻神远"一句中,“境静”指的是环境的安静,“闻神远”则透露出诗人在寂静中感受到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这里“神”并非宗教意义上的神,而是大自然中的神秘力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自然之力的崇敬与感悟。"身羸向道深"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的身体虽然虚弱,但精神却向着更深远的道理前进。这里“道”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指的是佛教或道家的修炼之路,另一方面也可理解为自然界中的道路。接下来的"芭蕉高自折,荷叶大先沉"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诗人观察到长得过于茂盛的芭蕉树枝由于自身重量而自然倾倒,同样,大片的荷叶也因为雨水或露珠的积累而下沉,这些都是大自然中事物运动和变化的生动写照。整首诗通过对病后游览的一番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反映出了诗人在病愈后的精神状态,以及他对自然、生命与宇宙深层次哲理的思考。

李端

242首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