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
次
巴
陵
雪
后
柳
条
新
,
巴
陵
城
下
人
。
烹
鱼
邀
水
客
,
载
酒
奠
山
神
。
云
去
低
斑
竹
,
波
回
动
白
蘋
。
不
堪
逢
楚
老
,
日
暮
正
江
春
。
写景
写雪
写水
地点
巴陵
春天
抒情
怀古
译文
雪后的新柳,巴陵城下的景色。
烹鱼邀请水边的客人,带着酒祭奠山中的神灵。
云彩飘过,低垂在斑竹林上,水面波动,白蘋随之摇曳。
我无法承受遇见这位楚地的老者,因为此刻正是江边夕阳映照的春天傍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初春的田园风光图。"雪后柳条新,巴陵城下人"写出了柳树在雪后重新吐绿,而人们在巴陵城下的活跃景象,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烹鱼邀水客,载酒奠山神"则是诗人邀请过往的行者一同品尝新鲜烹制的鱼肉,并且携带美酒去祭祀山中的神灵,这些细节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敬畏自然的情怀。接下来的"云去低斑竹,波回动白蘋"是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云彩飘逸,遮住了竹林,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河水流过,轻拍着岸边的白色菰(一种水生植物),增添了一丝柔和与生命力。最后两句"不堪逢楚老,日暮正江春"表达了诗人在遇到类似楚国古代贤者时所感到的不忍心离去之情。夕阳西下,正是江边春意盎然之时,这种境界让人留恋忘返。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以及他在这种环境中所体验到的情感和哲思。
李端
242首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