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怀古送别
节令
秋节

赏析

这首《题扇》由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描绘了一幅充满离愁别绪与自然景象交织的画面。首联“乱山重叠送将归,玉砌雕阑认已非。”以“乱山”、“重叠”、“玉砌”、“雕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山峦起伏仿佛在为归人送行,而曾经熟悉的地方如今却已物是人非,流露出深深的感慨。颔联“愁外江湖鸥渐远,梦中风雨雁还飞。”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江湖上的鸥鸟渐渐远离,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而梦中的风雨中,大雁依然飞翔,既是对远方的思念,也暗含着对自由与希望的追求。颈联“帘栊约略无多月,消息商量到落晖。”描述的是黄昏时分,月光透过窗帘洒下,时间似乎在这一刻凝固,诗人与外界的联系仅剩这微弱的月光,与“消息商量到落晖”相呼应,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内心的孤寂。尾联“系马樊楼人去尽,酒痕和泪上春衣。”以“系马樊楼”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独自一人,无人相伴的场景。樊楼,本是繁华之地,如今人去楼空,只有诗人独自面对。最后,“酒痕和泪上春衣”,通过酒后的泪水,不仅表现了诗人的悲伤,也暗示了他在春日里寻求慰藉却难以摆脱忧愁的状态。整体而言,《题扇》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孤独与自然景象时的复杂心情,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猜您喜欢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和乐天斋戒月满夜对道场偶怀咏
唐·刘禹锡
常修清净去繁华,人识王城长者家。案上香烟铺贝叶,佛前灯焰透莲花。持斋已满招闲客,理曲先闻命小娃。明日若过方丈室,还应问为法来邪。
次韵补之药名十绝(其九)
宋·李光
草堂谁缉败蒲编,笑傲松萝不记年。应喜秋来甘泽泻,牵牛时复自蹊田。
清明二首(其二)
唐·杜甫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鞦韆习俗同。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风水春来洞.....
定海甲寅口号七首(其二)
宋·陈造
田租有约不相违,比著丰年数已亏。一饱分明郎首赐,几曾刺口问抽卑。
梧州杂诗(其六)
清·钱澄之
遽有苍梧幸,凄凉别小楼。喜无游宦橐,得上舍人舟。失伴声相识,饱帆夜未收。暗中勤借问,车驾在前头。
寄句曲外史
元末明初·郯韶
掬溜室中清夜分,相过曾此说幽文。入池星斗当窗见,枕席波涛隔树闻。头上鹖冠朝老子,手中龙节候元君。欲从世外求玄赏,鸡犬岩头有白云。
约叔真(其二)
宋·华岳
厄堂有事留司马,凌阁无名问太宗。我且盘桓君且去,归斯千载约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