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闺怨
秋节
情感
咏物
写鸟
记梦
怀古

赏析

这首《柳梢青·闺情》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秋社时节的内心世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她面对离别与孤独时的复杂心情。“底事销魂”,开篇便以疑问句式引出情感的深沉,似乎在询问自己为何如此心神不宁,为的是什么而感到哀伤。接着,“为逢秋社,燕子抛人”一句,将季节的更替与个人情感的波动巧妙结合,秋社的到来,燕子的南飞,都成了触发情感波动的契机,暗示了离别的苦楚与无奈。“十二回阑,时时闲倚,划遍钗痕”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独处时的状态。她倚靠栏杆,目光或许随着燕子的远去而飘散,手指不经意间划过头上的钗饰,留下痕迹,这一系列动作透露出她内心的空虚与寂寞。通过“划遍钗痕”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女子的无聊与消磨时光的方式,也暗含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倦来枕压香云,忘卸却、犀簪辟尘”两句,将情感推向更深的层次。女子疲倦之时,枕着散发香气的云鬓,忘记卸下头上的犀角发簪,这一举动既是对日常琐碎的逃避,也是对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犀角发簪“辟尘”之意,可能象征着她试图隔绝外界的纷扰,寻求心灵的一片净土。最后,“一梦初回,几番愁见,孤独黄昏”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梦醒后的瞬间,是现实与梦境交织的时刻,几番愁绪涌上心头,面对即将到来的孤独黄昏,女子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忧伤与无奈。黄昏的来临,不仅是自然界的转换,也是时间流逝的象征,预示着夜晚的孤独即将来临,加重了她内心的孤独感。整体而言,《柳梢青·闺情》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心理状态,从离别之痛到孤独之感,再到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情感层次丰富,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