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抒情
写景
春景
怀旧情感
婉约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沈尹默所作的《浣溪沙》系列中的第三首。诗中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主人公的情感纠葛和春日里的孤寂之情。"春恨来时理玉箫",开篇便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仿佛春天的到来带来了某种难以言说的遗憾或思念,诗人拿起玉箫,似乎想要借音乐来排解心中的愁绪。"画楼烟罨柳条条",通过描绘画楼周围的烟雾缭绕和柳树依依,营造出一种迷离而幽深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迷茫与失落。"不堪独上望舟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孤独,独自登上舟桥,眺望远方,这种景象无疑加重了他的情感负担,使得他无法承受这份孤独。"依旧春山含笑靥,无花无酒也魂销",春山依旧,但没有花开也没有美酒,只有春山的笑容仿佛在嘲笑他的落寞,即使在这种美好的自然景色中,他也感到心神憔悴。最后两句"此情如梦复如潮",将情感比喻为梦境和潮水,既表达了情感的复杂深沉,又暗示了它如同潮水般无法阻挡,强烈地冲击着诗人的内心世界。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通过主人公的行动和感受,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春日愁绪,展现了诗人沈尹默独特的艺术风格。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