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怀

写景
咏物
秋节
抒情
地点
怀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秋季进行祭祀活动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职责和时光流逝的感慨。"晚沐金仙宇,迎秋白帝祠。"开篇两句,便设定了一种神圣而肃穆的氛围,"晚沐"指的是傍晚时分进行沐浴以示洁净,"金仙宇"则是祭祀场所的美称,而"迎秋白帝祠"则显示了诗人对于自然季节变化的感应和敬畏之心。"轩裳烦吏职,风物动心期。"诗人通过对官服(轩裳)的描写,传达了其作为一名官员所承担的繁忙与责任,同时也流露出对于自然界万物变化的感慨和对时光易逝的无奈。"清镜开尘匣,华簪指发丝。"这两句则是诗人通过打理仪容来表达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和,其中"清镜"象征着心灵的澄明,而"华簪指发丝"则展现了诗人对于外在美好事物的细腻感受。"南宫有高步,岁晏岂磷缁。"最后两句,通过对南宫高台的描写,以及岁月流逝如同行走于崎岖不平之路的比喻,传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个人生命轨迹的深刻感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祭祀活动以及个人仪容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秋季进行祭祀时所产生的一系列情感与思考。

羊士谔

102首
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