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山水
明月
四季
秋天
离别
赞美
地点
别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独特情感。首联“水色榕阴一味清,道人应为寄閒情”开篇即点出环境的清雅与静谧,仿佛是道人寄情于此,享受着这份闲适与宁静。水色清澈,榕树浓荫,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颔联“只须翠幄疑彭泽,那用红霞认武陵”运用了典故,彭泽与武陵分别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两个理想之地,这里以“翠幄”象征彭泽的绿意盎然,“红霞”比喻武陵的绚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颈联“酌酒放歌寒玉涌,倚蓬长笑碧云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此美景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他饮酒放歌,仿佛寒玉般清脆悦耳,倚靠在蓬草上,长笑间碧云生起,充满了诗意与洒脱。尾联“乾坤此景无人会,明月何时一棹横”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景的独享之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在广阔的天地间,这样的美景似乎只有诗人能够体会,而明月何时能再次横渡,似乎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憧憬。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猜您喜欢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