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里
牌
归
后
作
吾
衰
倦
行
迈
,
动
履
如
老
翁
。
仲
冬
风
日
佳
,
偶
出
墟
曲
中
。
田
家
具
鸡
黍
,
杯
酒
话
从
容
。
稳
步
度
危
石
,
缓
行
经
怪
松
。
菜
田
郁
青
翠
,
麦
陇
亦
葱
茸
。
兴
尽
赋
归
去
,
乱
山
残
照
红
。
田园
写景
写物
农事
冬天
情感
思乡
慢节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谢复在冬季的一次乡村之行,展现了其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阳光下乡村的宁静与生机。首句“吾衰倦行迈,动履如老翁”,诗人以自谦之语开篇,表达了自己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状态,为后续的旅程定下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基调。“仲冬风日佳,偶出墟曲中”两句,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仲冬时节,虽有寒风,但阳光明媚,诗人偶然走出村落,开始了他的旅程。“田家具鸡黍,杯酒话从容”描绘了途中遇到的农家景象,主人热情地准备了家常饭菜和酒,与诗人亲切交谈,气氛温馨和谐,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淳朴情感。“稳步度危石,缓行经怪松”表现了诗人行走时的小心与从容,他步履稳健地穿过险峻的石头,经过形态奇特的松树,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旅途的艰难,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平静。“菜田郁青翠,麦陇亦葱茸”描绘了沿途的田园风光,青翠的菜田与葱绿的麦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命力。“兴尽赋归去,乱山残照红”是全诗的高潮与结尾,当诗人欣赏完沿途的美景,感到满足与愉悦时,他决定返回,此时夕阳西下,群山笼罩在一片红霞之中,画面壮丽而富有诗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留恋。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在自然美景中的心灵释放与宁静,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猜您喜欢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古歌
汉·两汉乐府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临江仙·除夕狱中寄忆
明末清初·龚鼎孳
不记今为何夕,隔墙钟鼓催春。逞风花草太无因。笼香深病色,罢酒得愁身。料是红闺初掩,清眸不耐罗巾。长斋甘伴鹔鹴贫,忍将双鬓事,轻报可怜人。
惜黄花慢·晴郊访菊
清·陈维崧
郭外烟林。趁板桥夹浦,迤逦秋寻。溪翁陇口,半畦嫩蕊,园丁屋角,数亩浓阴。离披开坼铺如锦,纵藻耀、偏觉萧森。选野岑。倚风藉草,隔涧捶琴。浊醪无伴孤斟。渐林霏小结,岩翠将沈。.....
春日赴独石口作
清·狄觐光
沙卷黄云赴朔边,冰开已过好春天。地犹残雪空三月,人与落花又一年。村户旧巢迟燕到,关山新草尽驼眠。入都多少间儿女,指点风光笑欲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