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
齿
写景
写物候
写心情
抒情
植物
梅花
动物
大雁
读书
情感
忧民
地点
城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严寒的景象,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苦寒之境。首句“光照树潜雄虹”运用比喻,将寒冷的阳光透过树枝比作潜藏的彩虹,暗示了冬日阳光的微弱和稀疏。接着,“灵乌遁入牵牛宫”写乌鸦避寒飞入神话中的牵牛星宫,形象地描绘了鸟儿对寒冷的无奈。“人家争启暖炉会,一十二时乌兽红”描绘了人们围着火炉取暖的情景,炉火熊熊,象征着温暖与热闹,但同时也揭示了生活的艰辛。“束缊不温愁脱趾”进一步强调了寒冷的程度,即使点燃草团取暖也无法抵挡严寒,甚至可能冻伤脚趾。“绿醹无功老裘死”则借酒取暖也无济于事,暗示连厚实的皮衣也无法抵挡严寒,令人悲凉。“冻阴阁雨雨不流,一角颓檐夜生齿”通过描绘雨滴在冰冻的屋檐上凝结,无法流淌,以及夜晚颓败的檐角仿佛长出牙齿,渲染了环境的荒凉和凄冷。最后两句“书生鳊项缩窗下,青镜笑人鼻如赭”,以书生瑟缩的形象和镜子映照出脸色发红(暗指冻得通红),以及梅花虽美却无人欣赏,北风呼啸如虎,进一步强化了苦寒的主题。整体来看,黄曾的《苦寒行》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冬季严寒的场景,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和对温暖的渴望。

猜您喜欢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鹧鸪天(其二)葭萌驿作
宋·陆游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子初全溪作
唐·李商隐
全溪不可到,况复尽馀醅。汉苑生春水,昆池换劫灰。战蒲知雁唼,皱月觉鱼来。清兴恭闻命,言诗未敢回。
至日用张伯举韵
宋末元初·仇远
博士无毡卧冷斋,有朋喜自远方来。腊前一信春先到,陇首数枝梅已开。少忍年荒须辟谷,尚迟酒禁且衔杯。山中茅屋不归去,空想秋风暗绿苔。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