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
春天
写雨
地点
石桥
情感
怀古
景物
杜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四月三日作者前往演法观途中所见的雨景与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首句“雨逐西风遍野蹊”,生动地展现了雨水随着西风洒满田野小径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湿润而清新的氛围。接着,“翠林深密石桥迷”一句,通过“翠林”和“石桥”的意象,不仅描绘了绿树成荫、生机勃勃的景象,还巧妙地引入了“迷”字,暗示了在茂密的树林中,石桥似乎隐藏于其中,难以辨认,增添了画面的神秘感。“杜鹃不识春归尽,尚送馀寒著处啼”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杜鹃鸟不知春天已逝,仍在寒冷的季节里啼叫,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杜鹃鸟对春天的留恋与执着,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杜鹃鸟的啼声,诗人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个人的情感体验巧妙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哲思和情感的共鸣。综上所述,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同时融入了诗人对时间流转、季节更替的深刻感悟,展现出了一种静谧而富有哲理的美。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