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竿
线
写景
春天
抒情
怀旧
思乡
成都

赏析

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幽雅的春日图景。"鸣鸠乳燕"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情景,鸟语花香,充满生育之象征。而"春在梨花院"则是对春意盎然的具体描写,其中“梨花院”既可能是实指某处,也可以理解为一个诗化的地名,代表着春天的所在。接下来的"重门镇掩,沈沈帘不卷"则营造出一番幽深静谧之境,诗人通过闭门谢客、不卷窗帘来传达一种避世隐居的情怀。紧接着是"纱窗红日三竿,睡鸭馀香一线",这里的“红日”和“馀香”均为春光与花香在室内的投射和弥散,不仅增添了空间的温暖感,也让人感到时间仿佛凝固。"佳眠悄无人唤"表明诗人沉浸于这宁静之中,甚至连呼唤也渺茫难寻,而"谩消遣"则透露了一种对现实的淡然态度,似乎一切皆可随波逐流。然而,随后的"行云无定,楚雨难凭梦魂断"却带来一丝哀愁和不确定性。"清明渐近,天涯人正远"则是对即将到来的节气(清明)的感慨,以及这种时光与人的距离感的表达。最后,"尽教闲了秋千,觑著海棠开遍"和"难禁旧愁新怨"显示出诗人对于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无奈。"秋千"可能指的是秋日游乐的场景,而“海棠”则是对一种植物的描绘,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在这里,它们共同构筑了一种时光流转中难以割舍的情愫。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室内生活细节的精心描写,勾勒出诗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和情感态度。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