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
萨
蛮
(
其
三
)
次
朱
都
大
韵
送
王
漕
行
云
林
带
水
山
横
阁
。
故
人
去
尽
添
萧
索
。
反
照
射
微
茫
。
临
分
愁
夕
阳
。
传
柑
当
令
节
。
连
璧
朝
天
阙
。
还
有
雁
西
飞
。
慰
人
新
别
离
。
写景
离别
送别
抒情
友情
秋节
节日
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充满了怀旧与哀愁。"云林带水山横阁"一句,勾勒出一个宁静而又稍显萧瑟的自然景象,其中“云林”指的是树木被云雾缠绕,“山横阁”则是山势蜿蜒如同古代宫殿的走廊。这里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更是在营造一种氛围,为接下来的情感表达做铺垫。“故人去尽添萧索”一句,深化了这种氛围,“故人”指的是过去的朋友或亲人,而“去尽”则意味着他们都已经离开。"添萧索"即是时间流逝,环境变得更加荒凉,这里蕴含着对往昔时光和离别之人的深切怀念。接着,“反照射微茫”一句,以光影的变幻来烘托情感。“反照”指的是光线在水面或云层上的折射,"射微茫"则表现了光线的微弱与不确定,这是对前景的渲染,也映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迷茫和不安。“临分愁夕阳”一句,更直接地表达了离别时的忧愁。“临分”即将要分别,“愁夕阳”则是面对着渐渐西沉的太阳,感受到日光中的哀愁与无常。这里的“夕阳”不仅是自然景象,更是诗人情感的写照。而后面的“传柑当令节,连璧朝天阙,还有雁西飞,慰人新别离。”几句,则是在这样的氛围中,通过送别、赠物和观察自然景象来表达对即将分别之人的关心与不舍。"传柑当令节"意味着以时令的果实(柑)作为礼物,这里的“柑”也常被用作送别之物,寓意长久;“连璧朝天阙”则是形容赠送珍贵物品(璧)表达不舍;"还有雁西飞"观察到远行的雁群,联想到了即将远行的人;最后,“慰人新别离”则是在这种氛围中,诗人用这些行为和景象来安慰那些即将经历新一轮离别之人。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诗人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复杂的情感世界。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送聘儒侄秋试
宋·袁说友
八月灵槎万里秋,乘风得隽要遨头。吾家连已跻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全牛。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