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女
休
行
一
尺
髻
,
三
尺
刀
。
仇
人
头
,
在
女
腰
。
渭
水
深
,
华
山
高
。
血
风
腥
,
天
冥
冥
,
手
提
髑
髅
气
峥
嵘
。
法
吏
执
之
付
以
理
,
女
欲
报
仇
,
先
办
一
死
。
后
来
又
有
庞
娥
亲
,
千
古
英
雄
在
女
子
。
悼亡
战争
怀古
母爱
赏析
这首诗《秦女休行》由清代诗人方登峄所作,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描绘了一位女性复仇者的形象,展现了其坚定的决心和不屈的精神。诗中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女性的发髻比作一尺,而手中的刀则长达三尺,这种对比突出了女性复仇者的力量与决心。仇人的头颅被比喻为“在女腰”,形象地展示了复仇行动的直接性和残酷性。渭水的深邃与华山的高耸,象征着复仇之路的艰难与险阻,而“血风腥”和“天冥冥”的描写,则渲染出复仇行动的血腥与压抑氛围。“手提髑髅气峥嵘”一句,生动地刻画了复仇者手持敌人的头颅,气概非凡的形象,展现了其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然而,诗中也揭示了复仇行动的代价,即“女欲报仇,先办一死”,强调了正义行动背后的牺牲精神。最后,“后来又有庞娥亲,千古英雄在女子”一句,不仅赞扬了这位女性复仇者的勇气和智慧,还暗示了历史上女性英雄的存在,表达了对女性力量的肯定和敬仰。综上所述,《秦女休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塑造了一位勇敢、坚韧的女性复仇者形象,展现了其为正义而战的崇高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对女性力量的深刻认识和高度评价。
猜您喜欢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唐·韦应物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蹉跎二十载,世务各所营。兹赏长在梦,故人安得并。前岁守九江,恩诏赴咸京。因.....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高宗皇帝挽词(其三)
宋·韩彦质
八秩归希有,三灵感具衣。鼎湖龙已远,汾水雁空飞。羽卫愁无色,风云惨不晖。惟馀功与德,千古叹巍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