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地点
春节
抒情
民间生活
桃李花
成都
写景
抒情
田园风光
生活琐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蚕市的热闹景象与民俗风情。首句“何处青衣旧俗酣”,以“青衣”代指蚕妇,暗示蚕市是她们的传统节日,她们在此尽情欢庆。接着“峨嵋东畔蜀江南”,点明地点在四川地区,靠近峨嵋山脉,江水边,营造出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从来岁首争为市,大半民间已不蚕。”描述了蚕市作为新年伊始的重要活动,不仅商家争相参与,民间也早早开始了准备,预示着一年的丰收与希望。这里通过“不蚕”一词,巧妙地将蚕市与传统农事活动联系起来,体现了人们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几日笙歌常继烛,晚春桃李尚仍蓝。”这两句描绘了蚕市期间的欢乐场景。夜晚的烛光与白天的音乐交织在一起,直到深夜,晚春时节的桃李依然绽放,色彩斑斓,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繁荣。这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增强了节日氛围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最后,“嬉游果获神明助,太守虽贫亦荠甘。”表达了对蚕市活动的祝福与赞美。认为神明保佑了这场盛会,使得人们能够尽情享受,即使太守(地方行政长官)生活清贫,也感到满足与快乐。这一句体现了对官员勤政爱民、与民同乐精神的颂扬,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蚕市的独特魅力,不仅描绘了节日的热闹与欢乐,还蕴含了对农业、自然、社会和谐的深刻思考,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