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
事
二
首
(
其
二
)
旧
病
花
浮
眼
,
衰
容
雪
到
眉
。
风
尘
怜
客
久
,
筋
力
恨
归
迟
。
所
得
真
如
梦
,
无
厌
固
巳
痴
。
不
知
缘
尽
处
,
犹
有
几
多
时
。
怀古
情感
哲理
思乡
秋天
咏物
佳节
怀旧
养生
记梦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冯山所作的《即事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因年老体衰而对人生百态的感慨与反思。首句“旧病花浮眼”,以“花浮眼”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因长期患病,眼中的世界仿佛被一层薄雾笼罩,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接着,“衰容雪到眉”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将白发比作雪,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年华老去、容颜苍老的景象。“风尘怜客久,筋力恨归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回归宁静生活的渴望。在风尘仆仆的旅途中,诗人已长久漂泊,内心充满了对归家的渴望,但身体的疲惫和年岁的增长却让他感到归期遥遥无期,充满了遗憾和痛苦。“所得真如梦,无厌固巳痴。”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他认为自己所获得的一切如同梦境一般虚幻,无法满足内心的欲望,甚至可能陷入痴狂的状态。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和对物质追求的淡然态度。最后,“不知缘尽处,犹有几多时。”诗人提出了一个未解之谜:当缘分耗尽之时,究竟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珍惜和回忆?这一问句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和对生命有限性的感慨,引人深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生活、情感的深切感悟。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猜您喜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秋日集汝申使君喜雨作时潘生对奕久之
明·胡应麟
淅沥寒声绕画墙,高梧飞叶半银床。珠帘乍卷三秋色,玉局徐生五夜凉。南国蕙兰应被野,西郊禾黍渐登场。酣歌不是耽行乐,二顷城头有汶阳。
秋怀(其三)
明·梁有誉
夕霁凉气发,曲房蔼馀清。金风被兰茝,白露浩已盈。密林谢阳彩,丛薄陨芳荣。迅商无缓调,征鸿怀苦声。物候既易感,神理固难名。汉阴甘灌园,鹿门事躬耕。金张逐丹毂,王贡彯华缨。由.....
越祁连山抵三堡口号
清·和瑛
一派霜林近小春,荒亭容膝意何亲。六千沙碛开颜处,得见黄花似故人。
望思台
唐·汪遵
不忧家国任奸臣,骨肉翻为蓦路人。巫蛊事行冤莫雪,九层徒筑见无因。
题江村秋晚小画四首(其二)
明·于慎行
万壑萧萧近晚秋,暮天寒雁水悠悠。月明应是多愁思,玉笛霜前自倚楼。
北风行
明·朱应登
昨日南风扬,今朝北风急。南风吹山山不移,北风吹海海欲立。嗟哉!南风不与北风竞,物理自尔非相袭。轩辕台前烛龙晦,纥干山头冷雀泣。黄鹄摩空不得下,苍鹰愁枯湿。行人戢足不敢行,.....
春日花下听弹琵琶效醉翁体
元末明初·梵琦
仆本南海人,暂为北京客。朝游金张园,暮宿许史宅。二月春风吹百花,朱朱粉粉相钩加。银鞍绣勒少年子,对花下马弹琵琶。大弦掩抑花始开,花重坠枝枝更斜。小弦变作花烂熳,雨点骤打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