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田园
读书
惜时
写景
抒情
哲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冯山在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转变。首句“闭户尘缘息”,写出了诗人远离尘世纷扰,选择静心闭门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世俗杂务的解脱与淡泊名利的心境。接着“忘机眼病除”一句,不仅指眼睛疾病痊愈,更是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不再为世俗机巧所困扰。“就閒因教子,临老更知书”,表明诗人晚年不仅在教育子女上投入更多,还继续学习,体现了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种终身学习的精神,展现了诗人对自我提升的追求。“摆亚风前稻,婆娑雨后蔬”,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稻田在微风中摇曳,蔬菜在雨后生机勃勃,这些生动的画面,既表现了农耕生活的美好,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最后,“穷中方得趣,门外已巾车”,揭示了诗人的生活哲学。在贫困或简朴的生活中,他发现了乐趣,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匮乏,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富足。门外的“巾车”可能象征着外界的诱惑或忙碌,而诗人选择在内心世界中寻找乐趣,表现出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欲望的超脱。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冯山在晚年追求内心平静、享受简单生活、坚持学习成长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