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使
写景
抒情
咏物
春天
民谣
赞美
写雨
田园

赏析

这首诗《和徐之才喜雨》由宋代诗人冯山所作,通过对雨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雨水带来的丰收景象的喜悦之情。首联“悯雨何须事祷祈,霈然未足便晴晖”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雨水的期待与理解,认为无需过度祈祷,自然的雨水已经足够带来希望与光明。这里的“霈然”形容雨水充沛,既表达了对雨水的赞美,也暗示了雨水对于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颔联“润通垄亩麦禾起,香遍园林樱笋肥”描绘了雨水滋润大地后,农作物和园林植物生长茂盛的景象。通过“润通”、“麦禾起”、“香遍”、“樱笋肥”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雨水对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以及自然界的生机勃勃。颈联“浮藻水生鱼聚戏,落花泥熟燕交飞”进一步描绘了雨水带来的生态变化。水面上漂浮着藻类,吸引鱼类聚集嬉戏;落花与湿润的泥土为燕子提供了筑巢与觅食的环境,展现了雨水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尾联“民谣已洽丰年望,惟恐使车将北归”表达了人们对雨水带来的丰收景象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或季节更替的忧虑。这里“民谣”象征着民间对丰收的期盼,“丰年望”表达了人们对好收成的渴望,“使车将北归”则可能暗指官员或旅行者即将离开,可能预示着季节的变化或某种结束的到来。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雨水对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