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
万
安
尽
日
斗
风
行
,
计
程
百
馀
里
。
水
下
舟
自
速
,
浪
峻
不
能
弭
。
戒
险
屡
停
桡
,
循
岸
聊
倚
徙
。
日
斜
气
欲
曛
,
来
船
势
未
已
。
归
心
易
动
摇
,
野
泊
虑
不
韪
。
奋
桡
复
同
行
,
汀
曲
何
迤
逦
。
须
臾
天
际
昏
,
远
灯
照
村
涘
。
遥
望
不
得
前
,
寒
夜
风
益
驶
。
咫
尺
窅
莫
辨
,
暗
石
利
如
齿
。
滩
浮
两
覆
舟
,
樯
折
帆
已
毁
。
心
恻
不
能
援
,
冒
险
鉴
前
趾
。
那
见
万
安
城
,
彷
佛
闻
人
语
。
喧
呼
两
相
应
,
掷
䌫
遥
得
舣
。
泊
岸
一
长
吁
,
履
危
不
知
止
。
写景
山水
情感
思乡
冒险
地点
万安
季节
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前往万安城途中所经历的惊心动魄的水上旅程。从“尽日斗风行”开始,诗人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的航行之中。风力强劲,船只在波涛中艰难前行,行程达百余里。水势湍急,浪头高耸,却无法平息,船只在险象环生的水域中穿梭。“戒险屡停桡,循岸聊倚徙”,诗人谨慎地避开危险,偶尔靠岸稍作休息。然而,随着太阳西沉,天色渐暗,前方的船只依然未见尽头,让诗人不禁担忧起自己的安全和归途。内心的焦虑与对未知的恐惧交织在一起,使他更加渴望早日抵达目的地。“奋桡复同行,汀曲何迤逦”,诗人鼓足勇气,继续与同伴一同前行,面对曲折蜿蜒的河岸,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随着天色的昏暗,远处的灯光渐渐照亮了河岸,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前方的水域似乎更加险恶,暗礁林立,船只在波涛中颠簸,甚至遭遇了翻船的危险。“心恻不能援,冒险鉴前趾”,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诗人虽心生怜悯,却深知自己无力救援,只能以谨慎的态度,借鉴前人的经验,小心翼翼地继续前行。最终,在经过一番艰难跋涉后,诗人仿佛听到了万安城内传来的声响,心中涌起了一丝希望与安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力量时的坚韧与勇敢,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水路旅行的艰辛与危险,让人深刻体会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秋浦歌十七首(其六)
唐·李白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