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花
季节
花前思忆
景物
赏花心情

赏析

这首《洞仙歌》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其风格独特,情感深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花开花落,以及与之相关的种种情感与哲思。开篇“江东猿鹤,识人间花事”,以猿鹤喻人,猿鹤通灵,能识人间花事,引出对花开花落的感慨。接着“十丈辛夷著花未”,以“十丈辛夷”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引出对春天的期待与回忆。“忆春分尚早,梅信才完,花开了、狂蝶痴莺都睡。”这里通过对比梅信的结束和花的开放,以及蝴蝶、黄莺的慵懒,来表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此花开近处,不是朱楼,杰阁三层绝依倚”,则以“此花”象征着自然之美,与豪华的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自然之美的独立与超脱。“高与玉山齐,露下遥天,定敕令、井桃回避。”这里以“玉山”、“遥天”、“井桃”等意象,进一步描绘了花的高洁与超凡脱俗,同时也暗示了自然法则的不可违抗性。最后,“又七载、低颜软尘红,向金马词场,讯他荣悴。”以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人生荣枯无常的感慨,同时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更广阔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中,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对人生的深刻洞察。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历史的深刻反思,展现了龚自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龚自珍

585首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猜您喜欢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百字令·海棠
清·杨继端
彩丝谁绾,似红儿待聘,锦帏春锁。粉本燕支争画到,无比轻盈婀娜。弱不经风,娇还带雨,春有痕难裹。玉纤摘去,绛雪飞上钗朵。早又时节中和,清明渐近,香减熏奁火。欲系好春无气力,.....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再用前韵(其一)
宋·曾惇
举觞东望玉霄峰,万顷云涛雪塞空。拥鼻自应多好句,褰裳便欲御长风。际天江草如许碧,隔水山桃无限红。李侯长句有家法,惊倒江楼一秃翁。
满庭芳
宋·李清照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尽,犹赖有梨花。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不.....
山居(其二)
元·祖钦
夹岸桃花红欲然,洞中流水自㳙㳙。山家不会论春夏,石烂松枯又一年。
渔洋探梅归自东西横塘作
明末清初·屈大均
山寒寻未得,一树忽临溪。光透松间雪,香生石上泥。莺声留客久,鹭影逐人低。随意穿桥去,横塘东复西。
落花十首(其十)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历劫风轮日夜驰,赏心动是隔年期。记从卢橘含酸后,看到青梅如豆时。舞罢清光凝翠袖,道成黄土作燕支。昌昌春物寻销歇,芳意终然寄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