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惠
华
阳
巾
仙
人
赠
我
华
阳
巾
,
鹤
发
轻
笼
雪
色
新
。
行
近
花
间
添
老
态
,
照
来
镜
里
觉
精
神
。
宁
论
锦
里
誇
乌
角
,
绝
胜
东
坡
岸
白
纶
。
安
得
画
工
图
小
像
,
水
边
林
下
乞
闲
身
。
抒情
写物
写雪
写老态
咏物
赞美
秋意
寒意
离别情感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收到仙人所赠华阳巾后的情景与感受。首句“仙人赠我华阳巾”,开篇即点明主题,仙人赠予的华阳巾,为诗人的形象增添了一抹神秘与高雅。接着,“鹤发轻笼雪色新”一句,以鹤发形容老人的白发,轻笼则表现出华阳巾覆盖在白发上的轻柔与雅致,新字则强调了这份礼物的珍贵与不同寻常。“行近花间添老态,照来镜里觉精神”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穿戴华阳巾前后诗人形象的变化。行近花间,虽添老态,但华阳巾的点缀使得诗人显得更加精神焕发,镜中映照出的不仅是外在的形象,更是内心的愉悦与满足。“宁论锦里誇乌角,绝胜东坡岸白纶”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华阳巾的喜爱与自豪之情。宁论二字,意为宁愿不提,突出华阳巾的价值远超其他装饰品;绝胜则强调华阳巾带给诗人的独特魅力,胜过苏轼所戴的白纶巾。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华阳巾的珍视,也暗含了对苏轼的敬仰。最后,“安得画工图小像,水边林下乞闲身”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份美好定格,希望能在山水之间,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的愿望。安得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实现这一愿望的渴望,而图小像、乞闲身则是具体行动的体现,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不仅展现了华阳巾的美丽与价值,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雅情操的追求。
猜您喜欢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玉楼春·雪中拥炉闻琵琶作
宋·葛立方
青女飞花浓剪水。寒气霏微度窗纸。人间那得骨为帘,炉有麒麟尊有蚁。笙簧冻涩闲纤指。香雾暖熏罗帐底。却教试作忽雷声,往往惊开桃与李。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其十五)竹圃
明·周瑛
开园种修竹,竹实生何迟。玄云闭白日,凤凰正苦饥。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唐·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和邵二泉先生待麻姑泉一首
明·夏良胜
为取深青洗却迂,石梁趺坐正刚予。匣中宝剑腾还否,天上银河落未如。饮雪香分归洞侣,佩环声碎宴池馀。沧桑果是无根说,会见何人去恶书。
陈公哲梅花百咏(其二)
宋末元初·戴表元
雪后西湖空碧波,酒徒消散也无多。白头醒眼春风里,奈此梅花百咏何。
风入松(其十)雪湖
明·高濂
瑶台银阙画图中。琼树玲珑。玉垒长堤跨十里,白茫茫、山色当空。树底红含瘦叶,云边绿剩孤松。梅花依旧月空朦。清兴谁同。鹤去不还千载梦,冻云深、亭锁阴浓。村店酒香人醉,山楼吟费.....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