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
怀古
抒情
琵琶情
宴会纪事
节日记梦
城市记忆
古旧之物
具体分依据分析: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夜饮丁二侃宅听琵琶》描绘了一幅夜晚宴饮的场景,月明星稀,主人与宾客深夜未眠,邀请伶人弹奏琵琶。琵琶声起,先是缓慢而深沉,如同流水结冰,又如秋蝉鸣叫,随后音乐变得繁急激昂,仿佛风沙满室,雁行惊飞。乐曲中蕴含着深深的哀怨,令人心生愁绪,回想起往昔繁华的梁园楚榭生活。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和细致的描绘,展现了琵琶演奏者的技艺高超,座间豪客皆为词仙,气氛热烈。然而,如今诗人身处江海之滨,与美妙的丝音久违,旧友离散,人事变迁,令他感慨万分。此刻的欢愉反而成了忧愁的源头,他独自对着黎明的长河,泪水涟涟,仿佛置身于浔阳江头的船上。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往昔欢乐的怀念,又有对现实落寞的感叹,通过琵琶声传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高启

921首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