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

)

广
西
抒情
秋天
思乡
思念
良辰美景
忧民
写景
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的《秋怀六首(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秋天的荒野中漫步,面对自然界的辽阔与自己的渺小,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首句“朝游荒冈邮,暮行空潭侧”描绘了诗人清晨在荒凉的山岗上漫步,傍晚则沿着空旷的水潭边行走的情景,展现了旅途的孤独与寂寞。接着,“我非楚大夫,何有憔悴色”一句,诗人以楚大夫自比,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不因外界的艰难而表现出颓废之态。“良辰思远骋,周道广且直”描述了诗人面对广阔的天地,心中涌起对远方的向往和追求,希望能在宽广的大道上自由驰骋。然而,“我马力不前,回驾仰偃息”又揭示了现实的残酷,即使有远大的理想,也受限于自身的条件和能力,不得不暂时停下脚步,寻求心灵的慰藉。“踟蹰阻修竹,日夕睇西北”写出了诗人面对困难时内心的挣扎与犹豫,他被茂密的竹林所阻,只能在黄昏时分眺望西北的方向,寻找着前进的方向。最后,“苟安非予志,所惧时未识”表达了诗人不愿苟且偷安,而是渴望在不确定的未来中找到自己的道路和价值,体现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情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高启

921首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