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杜
工
部
秋
兴
八
首
(
其
六
)
父
老
阳
春
望
转
头
,
金
陵
王
气
索
然
秋
。
宫
廷
薪
胆
人
皆
讳
,
荆
棘
铜
驼
客
已
愁
。
厮
养
时
来
成
翼
虎
,
英
雄
运
去
逐
眠
鸥
。
中
原
尺
寸
当
□
□
,
区
脱
如
何
视
豫
州
。
秋节
怀古
宫廷
英雄
边塞
抒情
父老
战争
宫廷
秋景
赏析
此诗《次杜工部秋兴八首(其六)》由清代诗人李寄所作,通过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与对现实的忧虑,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首句“父老阳春望转头”,以“阳春”象征美好的时光,而“转头”则暗示这种美好终将逝去,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担忧。接着,“金陵王气索然秋”一句,以金陵的衰败景象,暗喻国家的衰落与王气的消散,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宫廷薪胆人皆讳,荆棘铜驼客已愁”两句,通过宫廷的变迁与荆棘铜驼的出现,形象地描绘了国家从繁华到荒凉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内心的悲痛与无奈。“薪胆”在这里比喻国家的艰难处境,“荆棘铜驼”则是荒凉景象的象征,两者结合,更加强化了诗人的忧国之情。“厮养时来成翼虎,英雄运去逐眠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前句赞扬了在特定时期涌现的英雄人物,如同“翼虎”般勇猛;后句则感叹英雄时代的逝去,英雄们只能像“眠鸥”一样,随波逐流,无力回天。这一对比,深刻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与英雄命运的无常。最后,“中原尺寸当□□,区脱如何视豫州”两句,表达了对国家领土完整和统一的深切渴望。其中,“中原尺寸”指代广阔的国土,“区脱”则可能是指边疆地区,“豫州”是古代州名,这里泛指国家的重要区域。这两句诗呼吁人们关注国家的每一寸土地,强调了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具有强烈历史感和人文情怀的作品。
猜您喜欢
招隐诗十九首·原注步钱季霖秋日作韵有刻节录七首(其十一)
明·萧光绪
胸中五岳讵能平,何日海隅尽息兵。泪尽包胥无国控,途穷阮籍俟河清。未谙游戏隐朝市,姑学疏狂谢利名。独寐寤歌失弗告,后彫益见岁寒情。
伤我明所用不得人致有今日之祸(其三)
明·张家玉
防边岁岁事耑征,不见颠连九庙惊。古堞有城荒白下,斜阳无语老燕京。单于夜啸巡屯马,上将坛空宿卫兵。惆怅行吟秋月白,不知今夕为何明。
得殿卿书兼寄张简秀才
明·李攀龙
久客疏归计,吾徒足醉眠。风尘犹逆旅,服食岂神仙。老母须微禄,郎官亦冗员。时名非我意,诗句众人传。鸡肋堪谁弃,蛾眉幸自全。羁情惊岁晚,法署向秋悬。窃笑吹竽滥,深惭抱瓮贤。青.....
秋兴八首(其四)
明·尹耕
十万鸣弦报吉囊,野心狼子是花当。连姻故自轻中国,分道频看入汉疆。推毂丈人空肉食,操戈遗孽尚萧墙。不应千羽修文日,岁岁三关有战场。
丁亥重阳悼阵亡将士
明·张家玉
回首天涯忆故乡,忽惊节候又重阳。断肠何处啼猿月,警梦当阶唳鹤霜。击楫几时清海浦,枕戈犹未扫欃枪。可怜多少英雄骨,空照黄花吐烈香。
自大茅宫入上下二宫缅然有怀仙之感书似句樊令及文学胡子
明·尹台
大茅西下华阳路,石磴幽花好自开。令尹青牛何处觅,仙人白鹄几时来。星文半夜垂银阙,云气中天捧玉台。千古骑龙谣独忆,欲从沧海问蓬莱。
山游怀古
唐·陈元光
迅烈驱黎瘴,委蛇陡翠微。汉宫尘漠漠,随社黍离离。圣远津稀问,蟾升树亦辉。晨昏童冠浴,夜静士民嬉。边檄兴师旅,秋深近阻饥。仲由刚协力,曾点志同时。倚曲酬歌去,宣尼正哂而。
秋日同宾客登黄鹄山曾胡两祠望远
清·张之洞
群公整顿好家居,又见边尘战伐馀。鼓角犹思助飞动,江山何意变雕疏。三年菜色灾应澹,一树岩香晚未舒。我亦浮沉同湛辈,登盘愧食武昌鱼。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