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边塞
战争
励志
豪迈

赏析

这首诗《从军行二首(其一)》由清代诗人李寄所作,展现了诗人对英勇将士保家卫国、收复失地的崇高敬意与赞美。首句“誓将七尺净胡尘”,开篇即以坚定的誓言展现主人公的决心与勇气,七尺之躯誓要扫除边疆的敌人,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热爱。接下来,“今日天山又勒铭”一句,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暗示着在遥远的天山,又有新的功绩被铭记于石碑之上,进一步强调了诗中人物的英勇事迹与历史地位。“一战尽收回鹘马”中的“鹘马”指的是勇猛的战马,这一句描绘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最终胜利的一方不仅收回了敌人的战马,也意味着彻底击败了敌人,彰显了军队的强大战斗力和必胜信念。最后,“长驱直捣老龙庭”则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军队深入敌后,直捣敌方核心区域的壮举,表现了诗人对英勇将士无畏精神的高度赞扬。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豪迈的语言,展现了古代将士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英勇奋斗的精神风貌,以及他们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高尚品质。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钱清夜渡
宋·陆游
轻舟夜绝江,天阔星磊磊。地势下东南,壮哉水所汇。月出半天赤,转盼离巨海。清晖流玉宇,草木尽光彩。男子志功名,徒死不容悔。坐思黄河上,横戈被重铠。晚途虽益困,此志顾常在。一.....
念奴娇(其九)题席次文出猎图和梅村韵
明末清初·尤侗
是何年少,向长城饮马、沙场结客。台上呼鹰垆下醉,尚弄数行题墨。投笔归来,东山射虎,大羽犹能没。画图留取,黄云万里秋色。我亦蛮府参军,短衣长剑,喜逐将军猎。回首卢龙成旧梦,.....
相和歌辞·从军行三首(其二)
唐·王涯
燕颔多奇相,狼头敢犯边。寄言班定远,正是立功年。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赠薛播州诗(其二)
隋·杨素
两河定宝鼎,八水域神州。函关绝无路,京洛化为丘。漳滏尔连沼,泾渭余别流。生郊满戎马,涉路起风牛。班荆疑莫遇,赠缟竟无由。
至沪偶病(其三)
清·许传霈
传说烽烟近浦东,哀鸿嘹唳梦魂中。流民贫病无生计,谁仗扁舟万里风。
军中遗稿·读史十首(其三)
明·张家玉
顺水长驱事已非,龙潜虎伏失干旂。南阳果系真天子,定有王丰勒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