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赞美
山水
励志
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心如水”为喻,生动描绘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诗中将“我公之心”比作深邃清澈的渊海,形象地展现了其内心的宽广与纯净。通过“含渊浚洁”、“灵府汪洋”、“璇源莹彻”等词语,诗人赞美了高尚人格的深远与明亮。接着,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这种内心状态的特质:“若鉴之明,如井之洌”,如同明镜一般清晰,又如清泉般甘冽,强调了其洞察力与纯净性。同时,“利物至柔,漱芳弥潏”则表明了这种人格不仅内心纯净,还具有滋养万物、润物无声的力量,如同柔和的水流,滋养着世间万物,使芳香弥漫。在“行业滋茂,言泉洞开”一句中,诗人表达了这种人格在行为与言语上的表现,其道德品质如同茂盛的植物,言语如同清澈的泉水,洞开而无阻,展现出其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最后,“浸仁沐义,津贤育材”描绘了这种人格对仁义的浸润与培育,如同滋养贤才的源泉,使得人才得以成长与发扬。而“润无不洒,清而不回”则强调了这种人格的广泛影响力与坚定原则,其恩泽遍及四方,而其本质始终如一,不随波逐流。整首诗通过对“心如水”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高尚人格的深刻理解和向往,以及这种人格在社会中的积极影响和价值。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