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
食
与
客
游
东
湖
官
曹
颜
状
满
尘
埃
,
负
郭
陂
湖
眼
为
开
。
春
色
少
留
如
过
客
,
赏
心
多
病
只
寒
灰
。
黄
童
白
叟
喜
相
告
,
皂
盖
朱
幡
能
一
来
。
日
暮
游
人
归
去
尽
,
沙
头
鸥
鹭
与
徘
徊
。
写景
山水
春天
抒情
赞美
动物
鸥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官场人物在忙碌之余,借寒食节之机游览东湖的场景。首句"官曹颜状满尘埃",形象地刻画出官员们公务繁忙,身心疲惫的状态,尘埃满面,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压力。然而,面对城郊的陂湖,他们暂时放下俗务,目光为之一亮,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春色少留如过客",诗人以春色匆匆而过,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赏心多病只寒灰",则写出诗人虽然内心渴望欣赏美景,但因身体状况不佳,只能以冷淡的心情面对,如同冰冷的灰烬。"黄童白叟喜相告",描绘出无论是儿童还是老人,都因主人的到来而欢欣鼓舞,显示出诗人受欢迎的程度。"皂盖朱幡能一来",暗指主人身份尊贵,乘坐着官家仪仗,增添了游湖的庄重气氛。最后两句"日暮游人归去尽,沙头鸥鹭与徘徊",以日落时分游人散尽,只有鸥鹭在湖边徘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寂寥的氛围,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人生孤独的深沉思考。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官吏游湖的场景,寓言性地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世事无常以及诗人自身的无奈与感慨。
曾几
614首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