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友
分
韵
得
枝
字
彼
山
犹
有
崖
,
此
木
犹
有
枝
。
而
我
怀
所
思
,
忧
来
独
无
时
。
我
有
泽
上
兰
,
春
至
尚
猗
猗
。
折
柔
欲
有
赠
,
延
意
及
秋
期
。
秋
期
日
已
逝
,
兰
叶
日
已
衰
。
人
生
非
草
木
,
勿
为
寒
暑
移
。
抒情
友情
咏物
哲理
写景
怀古
季节
秋天
春天
写山
思乡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界的景象为喻,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彼山犹有崖,此木犹有枝”,以山崖和树枝的永恒存在,反衬出人世间的短暂与无常。接着,“而我怀所思,忧来独无时”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虑,思念之情无时不在心头。“我有泽上兰,春至尚猗猗”描绘了一幅春天兰花盛开的美景,象征着美好的友情和生活的希望。“折柔欲有赠,延意及秋期”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这份美好传递给朋友的心愿,期待在秋天再次相聚。然而,“秋期日已逝,兰叶日已衰”,秋天的约定已经过去,兰花也逐渐凋零,暗示着友情的暂时别离和时光的无情流逝。“人生非草木,勿为寒暑移”最后两句,诗人以草木不为寒暑所动,比喻人应当坚守内心的信念和情感,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戴良
310首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猜您喜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