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
圃
四
首
(
其
三
)
苒
苒
素
秋
节
,
凄
凄
天
宇
清
。
挈
杖
视
西
园
,
俯
仰
伤
我
情
。
藜
藿
日
就
凋
,
惟
见
野
草
青
。
草
青
亦
几
日
,
霜
露
早
已
零
。
万
物
会
有
终
,
人
生
无
久
荣
。
功
勋
苟
不
建
,
未
若
托
林
坰
。
所
以
荷
蒉
翁
,
长
歌
悲
磬
声
。
吾
其
理
吾
圃
,
聊
以
隐
自
名
。
秋天写景
抒情
哲理
田园
人生感悟
悲歌
思乡
自然万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的寂寥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慨。"苒苒素秋节",点出时序已至深秋,"凄凄天宇清"则渲染出清冷的氛围。诗人手持拐杖漫步西园,看到藜藿(粗劣的蔬菜)凋零,只有野草尚存其色,"草青亦几日,霜露早已零",暗示时光匆匆,秋意渐浓。诗人由此领悟到万物皆有终时,人生短暂,"人生无久荣",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他进一步思考,如果不能建立功勋,不如选择归隐田园,这与《荷蒉翁》中的隐士心境相呼应。"功勋苟不建,未若托林坰",表明诗人倾向于淡泊名利,寻求自然的宁静。最后,诗人决定料理自己的园子,以此作为自我隐逸的生活方式,"吾其理吾圃,聊以隐自名",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坚守和对自己名字的自我期许。整首诗通过秋景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隐逸情怀。
戴良
310首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猜您喜欢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后醉中放歌五章(其二)
明·胡应麟
君不见阮嗣宗,竹林白眼天朦胧。君不见陶元亮,破帽东篱漉家酿。五斗何如归去来,长啸垆头兴逾王。谢公双屐嵇公琴,明哲胡为异霄壤。步兵臧否吾所师,柴桑三径嗟无资。当时一官不自保.....
怀故山(其三)
清·孙元衡
幽栖昏晓?虚恬,俯仰无营乐事兼。谷鸟一声流竹径,山云几片就茅檐。花迷醉梦飞为蝶,月引诗魂化作蟾。须信为农能免俗,古狂真不畏人嫌。
西江月
元·曹伯启
归兴浓如山色,宦情薄似秋光。含残相伴说纲常。笑杀湖中鲁望。制用先须府库,兴戎必待糇粮。世间良贾会深藏。胜我追寻影响。
题刘推府湖山归隐诗卷
明·童轩
湖山苍苍湖水绿,灌木垂萝远尘俗。高人小隐住湖东,坐对江南秋一幅。昔年宾兴歌鹿鸣,平步青云被推毂。一官佐郡粤南陲,才大位卑羞碌碌。晨餐束带谒官长,夜火照书谳疑狱。秋霜欺人发.....
至赵庄镇舍轿乘马二首(其一)
宋·孔武仲
淮康望夷门,驿舍犹六七。我车嗟已劳,我马亦太逸。朝来天色好,辉焕川上日。郊原莽而苍,生意密如栉。农飧颇顺适,昼气更盈溢。抠衣就鞍鞯,前引以一卒。驰提历湾纡,林木荣枣栗。豁.....
松泉辞一首送陶厚归金川隐居
明·童轩
西风惊秋纷落叶于晴川。感物叙之易变,念游子而未还。胡扰扰以迷形役,徒俯仰于百年。繄乡关之安在,怀旧隐于松泉。尔其命驾晨征,仆夫在门。望青山兮千里,愁芳草兮吟魂。溯轻风兮舟.....
一翁亭歌
宋·邹极
一翁亭高半空住,老健身轻若平步。昔约隐者招不来,今日招魂返何处。亭压峻岭出茂林,百里山水如镜聚。俯窥井邑在涧底,凤台狮子沈烟雾。豁然气象心胸开,阴晴异景天际来。巧思难穷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