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
发
严
陵
承
以
愚
天
锡
诸
公
追
饯
祇
役
旋
故
都
,
舣
舟
析
亲
知
。
临
岐
辱
饮
饯
,
举
觞
念
暌
离
。
踯
躅
东
城
闉
,
徘
徊
江
水
湄
。
颓
阳
无
停
照
,
别
晷
有
成
期
。
屏
迹
堪
养
疴
,
乐
道
可
忘
饥
。
持
此
特
久
息
,
岂
伊
聊
暂
违
。
愿
君
崇
令
德
,
蜚
声
慰
暮
迟
。
离别
送别
抒情
山水
友情
惜时
季节
春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戴良在离开故乡返回都城时,与亲友在江边饯别的场景。诗中充满了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的期许。首句“祇役旋故都,舣舟析亲知”表达了诗人因公务需要返回都城,与亲友在江边分别的情景。接着,“临岐辱饮饯,举觞念暌离”描述了在江边设宴为诗人送行的场景,以及诗人对即将与亲友分离的感慨。“踯躅东城闉,徘徊江水湄”描绘了诗人离开时在城门和江边徘徊不舍的画面。“颓阳无停照,别晷有成期”则通过夕阳西下,时间不可逆转,暗示了离别的无奈和时间的紧迫。“屏迹堪养疴,乐道可忘饥”表达了诗人选择隐居生活,以修养身心、乐于道义来摆脱世俗烦恼的愿望。“持此特久息,岂伊聊暂违”则表明了诗人对暂时离别后长久休息的期待。最后,“愿君崇令德,蜚声慰暮迟”是对友人的祝福,希望他们能提升品德,名声远播,以慰藉年老时光。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离别的哀愁,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戴良
310首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猜您喜欢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