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西
使
秋天
抒情
酒饮
赏景
节日
重阳节
山水
豪放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卢亘的《九月十日接驾回因游香山寺饮于西厓之上酒酣呈主人》描绘了诗人跟随皇帝北行,沿途所见的壮丽景色,以及在香山寺饮酒畅谈的情景。首句“迎銮北去迷风沙”,开篇即以宏大的场面展现,诗人随皇帝北行,穿越风沙,景象壮观。接着“看山西来走烟霞”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山西的烟霞缭绕,美不胜收。“苍山朝含太古色,长松百尺凌云斜”两句,诗人赞美了山色的古老与松树的高大,展现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自然的雄伟。“杰观重楼炫金碧,笑拍阑干倚天立”描绘了宏伟的建筑在阳光下金碧辉煌,诗人站在栏杆旁,仿佛与天空相接,充满豪情。“出门却得望东山,红树青林乱秋色”则转向对东山的描写,红树绿林交织,秋色斑斓,富有季节的特色。“痛饮崩厓鲸吸川,径欲醉倒秋风前”表现了诗人豪放的饮酒姿态,仿佛能吞江吸海,醉倒在秋风中,展现了其豪迈的个性。“但恨浮云蔽白日,使我不得瞻青天”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向往,希望能在清澈的天空下自由飞翔。“忽忽今年负重九,树老山空复何有”感叹时光流逝,今年错过了重阳节,树木老去,山空人稀,物是人非。“莫将身世愧渊明,纵有黄花无此酒”最后,诗人以陶渊明自比,表示即使有菊花,也没有这样的酒,表达了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惜,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和艺术魅力。

猜您喜欢

摸鱼儿(其一)中秋旅寓,寂寥寡欢,对月抒怀,爰成斯制
清末近现代初·李炳灵
算悠悠、离家岁月,转眴蟾圆五度。良辰又屈中秋节,喜见冰轮缟素。愁欲诉。听笑语喁喁,是人家儿女,秋心如许。对半榻孤灯,今夕何夕,乱蛩鸣断础。帘低户。吟到坡仙水调,琼楼玉宇何.....
鹦鹉曲·溪山小景
元·冯子振
长绳短系虚名住。倾浊酒劝邻父。草亭前矮树当门,画出轻烟疏雨。看燕南陌上红尘,马耳北风吹去。一年年月夜花朝,自占取溪山好处。
木兰花慢·重九
清末近现代初·聂树楷
年年重九日,循故事、说登高。笑胆怯刘郎,诗名空负,字怕题糕。参军偶然帽,便龙山千古诩风标。输与归来元亮,东篱一盏陶陶。无聊。老却吾曹。拈竞病,尽推敲。纵人遇催租,付之一笑.....
览鍊师张殷儒诗
唐·李翔
石井峰高劈曙云,云开山露见张君。心藏定远握中策,袖贮怀沙江上文。巨壑波翻鲸少敌,老松巢迥鹤难群。无端示我青霞句,吟断秋风到日曛。
甘谷以七月二十七日始出门过予,是日予斋中秋蕙忽放蕊一枝,即去年甘谷所移置也。秋蕙之放,率在重九以后,今先期早发,又适当甘谷病后出门之日,其为瑞审矣。即席呼画师绘图,得七律三章(其二)
清·全祖望
展七曾闻乞巧赊,应怜鹿鹿度年华。重陈旧雨浑如梦,细看新茎未及瓜。天教国香呈瑞种,我矜地主有灵葩。从今画院添佳话,郑赵风流未足夸。
九日京城西和汪山人韵
明·杨巍
京国城西几度秋,若非高士共谁游。千家楼阁随登眺,一片湖山费应酬。风雨乍晴天有意,烟尘不动客堪留。樽前忽诵黄花句,应是珊瑚入钓钩。
寨上过重九
明·叶子奇
客子光阴似水流,西风吹老菊花秋。今年不用登高去,人在青山最上头。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其七)
宋·吴潜
老大头皮捉出官,转头重九又看看。莫愁客里黄花负,只恐尊前白日残。喜得赐封天燧息,愿他入塞帝巴乾。丰年喜色眉尖上,一笑相携肯作难。